高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丨大连理工大学:准确把握使命任务 开创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发布日期:2022-12-06 信息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阅读量:643
“要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实现人生价值!”日前,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为题,面向团学骨干讲授思政课,勉励广大青年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大连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大工”)分类别传达学习,多场域广泛宣讲,创新载体学思践悟,结合实际推动工作,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
学以求真: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项昌乐一回到学校,便立即组织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领学党的二十大报告,并与全程参加党的二十大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一起,同大家交流学习体会。
学校党委坚持高位部署、整体推进,印发通知系统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工作。项昌乐带头面向干部群体讲授专题党课、面向团学骨干讲授专题思政课,参加“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郭东明深入基层,研究推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部署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纷纷讲党课、抓落实,充分发挥头雁作用。
“在抗疫背景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应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博士生宣讲团成员、环境学院宋开鋆同学结合他与团队成员共同研发的“基因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项目,讲述抗击疫情背景下的青年担当。作为研究生群体中凝聚共识的先锋队伍,大工博士生宣讲团积极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发挥好在青年朋辈中的思想引领作用。
为讲清讲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从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团学骨干等群体中遴选优秀代表,组成师生宣讲团。连日来,宣讲团成员对标“七个讲清楚”目标要求,广泛开展宣讲,带动干部师生不断加深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把握。
既要全面深入学,又要创新方法学。学生工作系统创新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示范课,5组师生先后登场,以“围绕学生成长讲、融入日常思政讲”的鲜明导向,呈现了辅导员领学、学生骨干带学、师生组合共学、主题班会融学、主题党日研学等5种形式的示范课,将新部署新要求贯彻落实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学以明责:自主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以党和国家需要为奋进方向,是大工人不变的追求。建校之初,大工便提出“以担负起培养具有先进思想与掌握现代专门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等专门人才为任务”。一路前行,大工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守由党创办、育才报国的初心使命。
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成功飞天,顺利开启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在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为代表的一批批大工人接续投身航天事业,为实现航天梦贡献大工力量。
2008级工程力学专业学生金玮玮,现就职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从事载人航天器研制和总体设计,担任空间站问天实验舱机械总体主任设计师。回首大学时光,他说:“大工为学生提供了优质成长平台,有院士和许多资深老师们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的授课交流,同时可以参与许多科研项目,这些对我日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将丰富的科研和智力资源引入高层次人才培养之中,学校依托“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开设华罗庚数学、张大煜化学、王大珩物理等基础科学班,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办“张大煜化学学院”,5个学科获批“拔尖计划2.0”基地,其中4个获批“强基计划”专业。
学校大力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发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聘请具有丰富行业产业经验的校外导师队伍,投入资源拓展建设校内外实践平台和基地,有效推动产教融合培养,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智能电力装备与系统研究生联合培养创新实践基地”获评国家级示范基地。
作为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首批十所试点高校之一,大工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同时构建了“五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胸怀祖国、自立自强、勇攀科技高峰的报国情怀。
学以笃行:培育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以‘坚持四个面向,创新科研模式,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打造一流科研团队’为目标思路,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接续贡献力量!”日前,机械工程学院高性能制造教工党支部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围绕如何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科技、人才”重要部署展开热烈讨论。
高性能制造教工党支部依托高性能制造科研教师团队成立,该团队2022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多年来,团队坚守育人初心,矢志科研报国,建立了以性能精准保证为目标的高性能制造理论体系,系统研究了高性能精密制造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成果应用广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先后三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科技创新筑牢国家核心竞争力,是大工矢志不渝的追求。
从侯毓汾教授自力更生,研制形成我国自己的活性染料体系,到彭孝军院士带领团队研发荧光探针染料,服务民生健康;从钱令希院士开创中国计算结构力学,到钟万勰院士领衔自主研发仿真软件,解决重要装备研发软件“卡脖子”难题……70多年来,大工以科技供给服务国家发展建设从未间断。进入新时代,大工人在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C919大飞机、港珠澳大桥等“国之重器”研发和“大国工程”建设中均作出重要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助力强国建设。
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大工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办学治校各环节。推出包括评价、激励、服务等在内的人才人事制度改革“七大计划”;部署推动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培植“有组织、全链条、系统级”的高水平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生态土壤;召开推进“一融双高”动员部署会,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准确把握新使命新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开创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大工力量!”郭东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