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邵静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名医传承
名医传承

邵静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发布日期:2022-12-30   阅读量:1074


目前,我国成年人中约有80%患有不同程度的浅表性胃炎,老年人发病率更高,慢性胃炎已高居消化内科疾病发病率榜首。慢性胃炎常见病因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十二指肠-胃反流、免疫与年龄因素,以及胃黏膜营养因子缺乏等。在上述病因作用下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反应,胃黏膜上皮反复遭受损害,继而黏膜特异再生,并且发生改建,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萎缩,甚至消失另外,也与酗酒、吸烟、药物及饮食等因素有关。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隐痛,嗳气,胃部灼热感,食欲减退,进食后上腹部不适等。目前,西医对于慢性胃炎没有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常用抗Hp感染和胃动力药物,尽管其临床疗效确切且简便,但具有局限性。随着长期且大量运用抗Hp感染的药物

治疗慢性胃炎,Hp已发生严重抗药性,从而使根除Hp感染失败,降低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中医药防治慢性胃炎有其独特的优势,具有临床效果好、副作用较小、复发率较低的特点。笔者有幸跟随邵静教授学习,从中收益良多,现将邵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1. 从肝论治,疏肝理气

慢性胃炎属中医学“胃痛”“痞满”“嘈杂”范畴,其病位在胃,与肝的关系密切。邵教授认为,脾胃、肝胆既相互滋生又彼此制约。肝与胃在生理上相互协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脾土营肝木。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脾土化生水谷之气为气血津液生化之源,肝藏之血源于脾胃化生水谷精气而生成的气血,而胃的受纳腐熟、脾的运化及肝的疏泄等功能正常又赖于肝藏之血。②肝木疏脾土。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胃得通降则顺,脾以升为常,肝木可疏土,土得木则达,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所言:“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于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两者在病理上又相互影响,如叶天士《临证医案指南》言:“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肝疏泄异常,则影响脾胃功能。如果肝疏泄不及,肝气郁滞,则影响脾胃的升清降浊,即不能帮助脾气散精和胃气顺降,气壅则滞,可见渗泄中满之证反之,如果肝疏泄太过,肝气横逆犯脾,肝脾()不和,则见腹痛、腹泻等肝逆犯脾之证。因此,邵教授治脾胃病多从肝论治。肝旺克脾,症见腹痛泄泻,治宜抑肝扶脾;肝郁脾虚,症见胃脘胀痛或胃痞,治宜疏肝健脾;肝郁脾虚,症见胃脘胀痛或痞闷,伴或不伴两胁胀痛,情志不畅加重,平素善太息,神疲食少,脉弦而虚,治宜疏肝健脾;肝旺克脾,症见腹痛腹泻、泻后腹痛减轻,腹痛腹泻和情志有关,脉弦,治宜抑肝扶脾、泻肝实脾。药多用柴胡、芍药、甘草片。柴胡、芍药为调肝的基本药物,多同时使用。柴胡助肝疏泄,芍药敛肝阴养肝血,肝体阴而用阳,柴胡、芍药同用调整肝的疏泄和藏血的平衡,实为调整肝阴阳的平衡。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胆经,主治肝郁气滞、饮食积聚、寒热邪毒之证,可达疏肝解郁、散气消食、升举阳气、通达三焦之功效,疏泄横逆之肝气。甘草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经,可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2. 阴自安,滋阴养胃

胃,水谷之海,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阳化气,阴成形”,胃分阴阳。胃阳指胃气,具有受纳腐熟功能胃阴即胃之津液,指水谷精微、津液、血液和胃中有腐熟作用的物质,即西医学所谓的消化液,为胃之根本,是消化腐熟水谷的重要物质基础。“阴成形”强调无形之气凝聚为有形之体,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需滋养胃阴。脾胃属土,土地润则万物生长,故胃性湿。胃之受纳腐熟水谷功能需阳气蒸化,也需要阴液的濡润,故胃喜润恶燥。若胃阴不足,虚热内生,则胃失和降,如《临证指南医案》云:“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胃喜柔润。仲景急下存阴,其治在胃。”胃阴不足而见胃脘处隐痛,胀满不适,痛无定时,嗳气,嘈杂,食欲不振,食后饱胀等脾胃症状,伴或不伴口干口苦、颧红、便干,或心烦易怒、消瘦等阴虚火旺症状,治宜养阴益胃。滋阴养胃之品常黏腻胃腑,有呆滞之弊,临床上邵教授养胃阴忌滋腻,常用沙参、石斛、天花粉等甘平类药物养胃生津;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常用于胃阴不足之胃脘嘈杂、饥不欲食等症状;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神农本草经》称其为胃肠药,善治胀痛,还专滋肺胃之阴;天花粉清肺胃烦热,生津濡润。邵教授在养胃阴的同时常佐入理气而不辛燥的药物,如佛手、玳玳花、合欢花等;养阴易碍脾阳,且独阴不长,邵教授在临证时多佐以益气甘温之品,如太子参、白术、黄芪等。

3. 脾胃同治,健脾和胃

脾胃共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皆赖之所养。脾属脏,主升清、运化,藏精气而不泻,水谷津液赖脾气升而得以输布;胃属腑,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传化物而不藏,糟粕则依靠胃气降而得以下行。脾胃互为表里,同主运化,脾健则得以升清,气血生化有源,气旺津生则胃阴充养不断,阳土之胃则纳降正常,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纳运吸收水谷精微,进而益气生血,达到滋养脏腑、四肢百骸之用。脾胃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互相影响,故往往脾胃同病。脾胃病主要表现在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异常,症见食欲差,大便溏,神疲乏力,脘腹胀满,喜温喜按,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弱为主。治疗需脾胃同治。邵教授反对一味壅补脾胃,当先调理脾胃的运化功能,常用平补、健运脾胃之法,方用四君子汤加减,多用党参、茯苓、白术甘平之品健脾助运。

4. 热与湿合,清热利湿

邵教授认为:湿热内蕴亦是慢性胃炎的常见证型,病因为外湿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劳累,损伤脾胃,脾胃气虚,则湿热内生。湿热之邪因内外互因而成,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脾的运化与胃的腐熟功能正常,内可升清与降浊,津液可行,内湿则无所生;外则气血调和,肌肤腠理固密,外湿不易侵犯机体。慢性胃炎迁延不愈,久病脾胃虚弱,脾胃的运化腐熟功能失常,则体内津液输布异常,生湿蕴热;且气血生化乏源,肌肤腠理不固,外湿容易侵犯机体。热与湿合,气机不畅,气机阻滞,导致血瘀;瘀血阻络,营阴损伤,胃黏膜失于滋养,而见胃脘痞闷,腹胀,泛酸,嘈杂,纳呆,恶心,口苦口干。药用茵陈、薏苡仁、白豆蔻等清热化湿。临床上邵教授很少用苦寒药,常用甘寒药清热。即使使用黄连、龙胆草等苦寒祛湿药也是小剂量,起到醒脾胃作用,中病即止。祛湿的基础是调理脾胃功能,故慢性胃炎治疗多在益气健脾的基础上清热化湿,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5. 中和胃酸,制酸止痛

胃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泛酸,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是Hp感染,故治疗多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随着抑制胃酸药物长期、大量的用于治疗慢性胃炎,Hp发生抗药性,且一部分慢性胃炎患者为非Hp感染引起,故抑制胃酸药物在慢性胃炎的治疗方面有局限性。中药类制酸药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有独特的自身优势,海螵蛸、浙贝母、牡蛎等中药类制酸药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运用中总结而来的。这些中药不

完全等同于西药的抑制胃酸药,作用亦不是单纯的中和胃酸。

6. 中西并用,有的放矢

邵教授针对慢性胃炎,除采用西医根除HP、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促进胃肠动力等常规治疗外,尤其注重心理干预治疗,必要时给予抗抑郁或抗焦虑治疗。西医学研究发现胃是情绪的反应器官。消化系统的运动和分泌功能受内分泌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双重调节,这两个系统的中枢与情感中枢的皮质下整合中心在同一解剖部位,故慢性胃炎易受情绪因素的影响。反之,慢性胃炎病程较长,易反复,容易引起焦虑及抑郁。邵教授临床多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此方出自《伤寒论》,临床上多用于焦虑、抑郁等精神方面疾病。

7. 日常调摄,防变、防复发

慢性胃炎病程长,且易反复,需重视“三分药,七分养”。中医学认为:该病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和、劳倦失度、禀赋不足及误治失治等所致。平素应注意调摄饮食,调畅情志,勿劳倦内伤;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忧思郁怒,皆伤肝损脾,情志怫郁,劳神多思,则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故肝胃不和,胃失和降,故日常调摄也应调和情志,保持精神乐观,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