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如何应对这一趋势,做好养老工作?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外发布。《建议》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具体到养老方面包括: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对比十三五规划,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2020年以后将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变化:
1.从退休老人到极具价值的人力资源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综合应对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增强大龄劳动力就业能力。建议提出,要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
从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到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将老年人视为人力资源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可以推迟一部分人的退休,但老年人的退休不可避免。十四五及以后,退休之后的老年人仍将被视为人力资源,要积极开发。
2.从被照顾者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建议提出要发展银发经济,这是对新时代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习惯、偏好以及消费能力和方式的回应。
随着60后、70后逐步步入老龄时代,老年群体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更加追求产品品质,享受型消费成潮流;他们正在成为互联网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购物和移动支付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对智能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健康服务业、老年人专用产品、养老设施和护理服务、老年人金融和其他特色服务等将快速发展。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保障身心健康的同时,“银发产业”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发展银发经济,老年人将不再是社会发展的负担,而成了发展动力的一部分。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明确表示,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事关亿万老年人及其家庭幸福生活,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从靠政府的基本养老到靠市场的普惠养老
建议在要求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提出要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与基本养老服务由政府为主不同,普惠养老服务是在基本养老服务以外,面向广大老年人、靠市场供给、由政策引导的一种服务。
普惠养老服务瞄准的是数量规模更庞大、需求更为多样化的普通工薪收入群体,致力于通过激发市场活力实现养老目标。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出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这项行动已于2019年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14亿元,新增养老床位7万张,吸引64个城市、119个项目参与。
“广大老年人需要价格合理、方便可及的养老服务。政府的职责是保基本,同时要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来满足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曾表示。
4.从个人养老到互助性养老
互助性养老是首次被写入建议。据新华社消息,这一提法来自一位网名“云帆”的网友所提的建议。
“云帆”是一名叫李电波的村干部。看到“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向广大网民征求意见后,他以“云帆”为名,在建言专栏上留下了自己对农村养老的思考——“在农村人口聚集区域,由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公共食堂、公共宿舍,有意愿的老人都可以免费居住、生活在一起,年龄小的、有能力的老人照顾年龄大的、能力弱的老人,形成互助养老模式。”
“一名网友的建议,能被写入党中央文件,首先是建议提得好,来自基层,抓住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需破解的难题,所提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新华社的稿件中这样写道。
在这一趋势下,时间银行、“初老”服务“老老”等模式将迎来大发展。
5.家庭将获得更多养老支持
十三五规划要求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议在明确提出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将家庭养老单独列入,要求“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
这意味着,家庭养老不再只是家庭自己的事情,政府将通过政策推动、产业发展等措施为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提供支持。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的支持措施就包括:
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普及居家护理知识,增强家庭照护能力。
通过产业引导、业主众筹等方式,引导老年人家庭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康复辅助器具需求、居住环境等特点,对住宅及家具设施等进行适老化改造,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给予适当补贴。
6.从医养结合到医养康养相结合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建议在医养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目标。
2020年10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
《通知》提出,健康照护、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婴幼儿照护等康养服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工作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
其中健康照护、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都涉及老年人。而且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已达4000多万,对养老照护、康复护理的需求很大。
《通知》提出,2020年至2022年,要培养培训各类康养服务人员500万人次以上,其中养老护理员200万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