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路19号

咨询电话: 0371 - 96129

主办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医院新闻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第十三届黄河心血管病防治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 心脏中心发布时间:2022-12-14


“本次大会主题是’传承、创新、协作、发展’,如何通过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系统、科学的研究,在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服务和融入健康中国建设中取得更大突破,是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重要任务。黄河会能够作为中西结合心血管的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创新药物交流平台,成为中西结合诊治相关指南,专家共识的推广平台。”这是大会主席、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明军在发言中强调。


2022年12月9日-12月11日,我院召开第十三届黄河心血管病防治论坛,本次会议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康复分会主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中心、麦迪凯尔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承办。

开幕式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怀敏教授主持,提到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在线举行第十三届黄河心血管病防治论坛开幕式。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加上新冠疫情持续三年,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调整政策,迎来新的历史时刻。其次是今年会议在筹备过程中,经受了一系列的考验,几次更改会议日期和日程,形式也由线下改为线上召开。今年的会议依然沿袭既往会议的宗旨,历时三天,共14个论坛,邀请院士、国医大师、岐黄学者及行业内知名中西医专家200余人授课主持,希望为各位同道奉上心血管领域的饕餮盛宴。


朱明军在致辞中表示,自2010年的12月24日第一届黄河心血管病防治论坛以来,历经13年得到了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同道的大力支持。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着重大的需求和发展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健康中国”作出战略部署,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心血管领域发展来看,中西结合方面无论从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都取得了很多成果。特别是在临床方面,中医药的事业如何能够用现代科学能够讲清楚说明白是非常重要,关于中医药在心血管领域疗效,一些大型临床实验得出的结果也是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开展高水平、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是对中药在心血管领域应用的促进。在基础研究方面,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也取得的很大进展。今年论坛的主题是“中西结合、面向基层”,面向基层医生提升心血管诊治的临床技术和规范化管理方面做了很大贡献。其中慢病防控未来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如何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实现“健康中国2030”重大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中西医结合心血管领域能够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建立起体系,为全国群众的健康能够做出贡献,为健康中国做出贡献,为中西结合事业的发展起到引领的作用!

开幕式进行主旨论坛,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明军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邓悦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刘中勇教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卢健棋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李运伦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马晓昌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军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戴小华教授担任主持嘉宾。上海长征医院吴宗贵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毛静远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显教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应东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韩晶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明军教授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

吴宗贵教授带来《关注双心疾病的健康管理》,提到双心疾病的诊治可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原则,依托现代医学的诊治手段,构建完善的双心医学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以双心和谐为宗旨,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医学模式的基础上,既注重西医客观化的评价指标,也注重中医的病理病机,充分发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中医药是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之所以有生命力,最根本的一条在于临床疗效。在此也呼吁中医药领域开展更多、更好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推动中西医结合进一步发展。


张健教授解读了《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指南 2022》,从本次指南更新从十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肥厚性心肌病领域最新的诊疗理念和诊疗流程,并结合指南中的十五个亮点细致介绍。新版指南结合最新临床数据及循证医学证据,更新了肥厚型心肌病(HCM)定义、HCM患病率、HCM病因;同时更加强调基因检测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优化基因检测和家系筛查流程。同时,针对HCM进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了新的临床分期定义,也进一步增加了HCM的新表型,详细阐述了“基因型阳性表型阴性(G+P-)”类型。此外,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不仅优化了诊断流程图和治疗六成都,也更细化了HCM鉴别诊断,更新了药物治疗推荐和室间隔心肌消融方式,体现了梗阻性HCM患者中SMA治疗的新进展,同时拓展了外科手术应用范围,并针对成人和儿童的不同,优化了SCD的风险评估,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优化且具体的指导建议。


王继光教授介绍《2022中国高血压指南的创新和发展》指出,几年前我们在健康中国2030的宏伟计划下提出要显著提高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要将知晓治疗率和治疗达标率均提高至70%以上,从而将我国高血压控制率提升至约50%。未来几年,如果我们能够筛查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给予明确诊断,通过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将患者血压控制达标,就能够实现我国高血压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今天分享的是对我国新指南的一些想法,期待和各位专家和同道一起写好指南,更要用好指南,让指南在我国高血压管理临床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最终促进我国高血压领域防控目标的实现。


毛静远教授讲解《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规范化历程》,分布从现代医学进展,应用历史现状、循证研究积淀、规范制定历程及未来展望方面进行介绍。总结到中医药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多环节干预产生整体调节的复合效应机制,能够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特定的治疗特色和优势。在总结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把握方向,精选代表中药,集中优势资源,缜密顶层设计,选择既能够表达中医药特色又能够被国际认可的疗效指标,规范实施,严格质控,不断为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高质量循证证据,不断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还围绕络风内动与动脉硬化炎症因子网络的构建和实践、慢性心衰伴失眠障碍的中医药治疗、心气虚血瘀和补气活血的科学内涵、心力衰竭中医健康管理指南解读等精彩内容。



本会会议还设置了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心血管护理、胸痛中心建设、复杂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血管急危症、康复论坛、临床复杂病例、微循环论坛、中医药介入论坛、疑难病论坛、青年论坛等学术论坛和专题,共同研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策略。


本届会议大咖云集,会议聚焦临床研究启示、实验研究探索、理论创新发展、指南共识解读、病例分享等形式。相信本次大会能够成为凝聚共识、交流经验,推动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文/罗明华 图/刘艳萍)


(编辑/胡晓 校对/胡晓 校审/韩序 审核/李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