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路19号

咨询电话: 0371 - 96129

主办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您当前位置:首页临床医疗科室介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病中心)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沧桑岁月和几代呼吸人的不懈努力,在历届主任和学科、学术带头人的领导下,目前已发展成为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于一体国家区域中医肺病诊疗中心。目前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慢阻肺重点病种依托科室,国家区域(华中)中医肺病诊疗中心、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肺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肺病学)、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慢阻肺)牵头单位。拥有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三级科研实验室、河南省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呼吸病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中医疫病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呼吸疾病诊疗装备与特色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一。

     中心拥有着一支技术精湛、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的工作团队,现有人员183人,高级职称33人,博士33人,硕士3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2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吴阶平医药创新奖1人,河南省科技杰出贡献奖1人,中原学者工作室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学者2人,青年岐黄2人,中原千人计划6人(中原学者2人、科技领军人才1人、基础领军人才1人、中原医疗卫生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省级人才10人。

【医疗工作】
     目前中心设有5个病区(呼吸一区、呼吸二区、呼吸三区、呼吸/感染ICU(RICU)、胸外科),开放264张床位。拥有呼吸病研究室、呼吸内镜诊疗中心、肺功能室、睡眠呼吸监测室、中医特色治疗室、肺康复治疗室、雾化室、中药呼吸药理实验室等专病门诊8个,研究型门诊1个,门诊治疗室1个。临床配备多功能监护仪、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湿化仪、床旁彩超、床旁纤支镜、PiCCO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仪、CRRT、血气分析仪等先进的监测、治疗、检查设备;呼吸内镜诊疗中心配备OLYMPUS-290内窥镜主机系统,OLYMPUS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便携式5G传输电子支气管镜等软式内镜、内科胸腔镜、硬质气管镜,同时配备有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高频喷射呼吸机、ENB电磁导航系统、电外科工作站,综合电动手术床、高频电刀、多功能冷冻治疗仪、激光治疗仪等先进设备。肺康复配备六分钟步行试验包、床旁集中运动监测评估系统、人体成分分析仪营养评测系统、心理评估测试系统、上下肢有氧训练机、膈肌起搏器等评估、训练系统。

     主要研究领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肺炎、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呼吸衰竭抢救、肺栓塞等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抢救、各种原因所致肺部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肺部疑难疾病的诊治方面居于国内先进水平。年门诊量达150000人次,年住院数近12000人次,住院患者中医药治疗率达到98%,门诊患者中医药治疗率达63.5%,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占比51.4%。每年诊治大量的疑难重症呼吸病患者,接受全国各地方医院的呼吸疑难危重病人的转诊和会诊。
     中心现有慢性气道疾病、间质性肺病、感染性疾病、肺部肿瘤、肺康复等亚专科。在上述多个领域拥有多项特色技术,具体包括:气管插管/切开、无创正压通气、有创正压通气、持续动脉血压监测、俯卧位通气、CRRT、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技术、重症超声技术、床旁气管镜、留置鼻肠管、无痛支气管镜诊疗,内科胸腔镜检查,超声支气管镜检查,硬性气管镜检查,经支气管肺活检术VBN+EBUS-GS-TBLB、支气管镜肿瘤消融术,X射线机引导下支气管肺活检、气管支架植入术等。中医外治室开展灸法类(益肺灸、脐灸、隔药饼灸、雷火灸等)、罐法类(平衡火罐、药物罐、刺络拔罐等)、物理疗法(中药离子导入、中频脉冲治疗等)、贴敷类(舒肺贴、穴位贴敷等)、针刺类(腕踝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五大类20余种中医肺康复技术。肺康复室开展营养、心理、运动能力、心肺功能等多方面综合评估技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肺康复方案及训练指导。
【科研工作】
     重点围绕气道阻塞性疾病、呼吸道感染相关疾病、间质性肺病和环境因素致呼吸病等优势方向,在呼吸疾病证候诊断、治疗方案、康复技术、疗效评价、中药制剂及新药研发、中医药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成效显著: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揭榜挂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项目/课题98项。牵头研制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13项、中医诊疗/康复指南/共识/行业路径1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状1项,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吴阶平医药创新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1项,世界中联中医药国际贡献奖-标准贡献奖1项。获专利及著作权等97项,医疗机构制剂22项,新药临床批件/备案3个。主编/合著《中医经典?肺病学》、《肺病中药学》、《中医临床肺脏病学》等著作16部,发表相关研究论文900余篇,其中SCI收录120余篇。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科室的核心工作之一,主要承担了本科生、留学生、研究生、规培生及进修生的课堂教学及临床培训工作。
     目前科室拥有教师53人,其中专职教师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2023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先后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立项教学课题立项10项,发表教学论文2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3部,包括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全国高等学校中医药教育(本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传染病(3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老年病学》。主要承担《中医内科学》、《内科学》、《中医老年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临床进展》、《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等课程的课堂教学,年均课时300学时。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254人、博士研究生45人。省优博1人、省优硕2人、校优硕7人,国家奖学金9人、校级奖学金213人,省、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各4人,省中医药岗位技术标兵1人,省优秀中医住院医师1人;研究生发表论文23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136篇,SCI收录30篇);团队培养的3名博士研究生赴美国耶鲁大学境外研修,200余名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工作,并成为单位的骨干成员。


科室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