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00-12:00(人民路院区、龙子湖院区)8:30-12:30(东院区)
下午:冬季14:30-17:30 夏季15:00-18:00(人民路院区)14:00-17:00(东院区、龙子湖院区)
24小时
Appointment registration
编者按:2021年5月12日下午,正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医圣祠和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了解中医药发展和艾草制品产业发展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应该更好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指示引发了强烈反响。我院教职工生纷纷表示,总书记的讲话令人振奋,深受鼓舞,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为学院型医院建设、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我院将陆续推出系列热议文章,现推出第3期。
我们该如何拥抱中医药发展的春天
赵文霞
看到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南阳医圣祠“把脉”中医药发展的报道,我校教职工和医护人员备受鼓舞,争相转发。习总书记曾多次就中医药如何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曾深情的说“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此次在南阳医圣祠又语重心长的讲道“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的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习主席的讲话为今后中医药的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
中原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是中医药的发祥地,中医药人才聚于中原。河南中医药大学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高等学府,六十余年来为社会培养了数十万优秀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作为一名河南中医药大学的老教师、临床工作的老大夫,科学研究的老战士,恰逢中医药发展的盛世,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也深知肩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大责任。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医药发展的大好机遇,响应习主席的号召,承担历史使命,做好中医临床和育人的本职工作,更好的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努力开展中医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助力健康中国速改,更好为临床服务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
随着中医药事业不断取得成就,中医药科研同时取得了一定成果,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中医药在实现现代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科研思路以及方法等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要推动科学的创新,处理好创新以及继承之间的关系;中医药科研人员在进行创新时要注重结合临床实际,在临床实践中去捕捉新的灵感,发现规律,创立出科学性的创新学说;提出科学性的创新要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中医药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临床疗效,同时也是科研的目的,只有创新具有相应的临床疗效,才能够继续进行相关研究;在进行研究的时候需要将传统的研究方法同现代研究方法有效的结合,作为中医药研究不仅需要继承传统的研究方法,同时还需要合理地运用现代的技术。
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中医和西医在各自的治疗上用到的手段不同,侧重点也各有偏重,所擅长的领域也不尽相同。结合治疗可以各取所长,疗效更佳。中医治疗主要讲求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来辨证病因病机,使用中药、针灸、艾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独特的手段来进行治疗。西医治疗历史与发展时间较短,更多的侧重于通过近现代科学仪器来进行诊断,使用实验室检查、解剖、先进的仪器、手术等手段来进行治疗。但治疗往往无法做到因人而异,不能将个体区分开来。将中医与西医相互补充,可以取长补短,运用中医的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特点区别治疗,同时利用西医先进的技术,使患者的治疗进展加快。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结合疾病的诊治:包括在诊断上的病证结合,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这样就从两种不同的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局部病理改变,又通盘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及动态变化,并以此指导治疗。综合协调是指在治疗的不同环节按中西医各自的理论优选各自的疗法,不是简单的中药加西药,而是有机配合、互相补充,这样往往能获得更高的疗效。理论上相互为用是根据不同需要,或侧重以中医理论指导治疗,或侧重以西医理论指导治疗,或按中西医结合后形成的新理论指导治疗。
2. 结合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主要是用西医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四诊,或创造新的诊法。开展最多的是经络诊法和脉诊、舌诊。经络诊法是把中医学关于经络检查所见和西医诊断联系起来,通过相关性研究,创立耳穴诊病法和经络检查法。通过各种脉象仪、舌象仪,把医生诊脉时的指下感觉用图像、曲线、数字等客观指标表示出来,把各种舌诊所见舌苔、舌质的变化通过病理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血液流变学及光学等方法客观地反映出来;另外对脉象及舌象进行中医相关对照和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血液动力学等多方面进行原因和机理探讨。这项研究有利于中医四诊实现仪器化、客观化和规范化。
3. 结合中医治法治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理攻下、补气养血、扶正固(培)本等治则的研究。方法是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摸清用药规律,筛选方药,进而对适用该治则的有关方药进行药理作用、成分、配伍机制的实验研究,再将所取得的认识放到临床实践中验证。
4. 结合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医学基础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有些与西医学理论完全不同,以往曾开展对阴阳学说、脏象学说、气血学说及有关“ 证 ”的研究等,主要是从西医角度去探索。其方法是先以临床为据确立研究对象的特征,然后通过建立中医理论的动物模型或动物疾病模型以寻找中西医理论上的结合点。
5. 结合方剂药物的研究:包括用西医理论和方法,对传统方剂的作用加以说明。其特点是医药结合,临床与实验结合,单味药物研究与复方研究相结合。
6. 结合针灸及经络研究:大致有5个方面:一是把针灸应用于西医临床各科,所治疾病已达300余种;二是传统针刺技术与西医理论和方法结合,创立头皮针、耳针疗法和电针、激光针疗法、穴位注射方法等;三是用生理学、生理化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方法研究针灸对人体各系统的作用机制,为针灸提供现代科学依据;四是通过对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和对针刺镇痛原理研究进行结合;五是在肯定经络现象、总结循经感传规律的基础上,融汇中西医理论,以现代实验方法与科学抽象方法相结合,探索经络机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经络及针灸作用原理的一门新学科——实验针灸学,已经在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在临床实践中也切实感受到中西医对肝硬化、肝癌、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中存在的难点、疑点,具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例如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机制明确、疗效确切,但不能兼顾肝脏的炎症及肝纤维化,且存在部分患者长期乙肝病毒难以转阴的现状。对于肝硬化患者常见的腹水、肠道内毒素易位、肝性脑病、凝血功能下降以及乏力、纳呆、脘腹胀满等症状的改善上,中医药具有确切的疗效和优势。(文/赵文霞)
(编辑/霍子祯 审核/张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