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00-12:00(人民路院区、龙子湖院区)8:30-12:30(东院区)
下午:冬季14:30-17:30 夏季15:00-18:00(人民路院区)14:00-17:00(东院区、龙子湖院区)
24小时
Appointment registration
名医传承、仲景讲堂、经典诵读、功法展示、文艺汇演、药膳品鉴、科普展演……当源远流长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元素发生碰撞,会发生什么?
四月芳菲醉,人间仲春时。2023年4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70周年之际,一年一度的“豫见中医·中医药文化月”如期而至。
该活动是我院以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为目的,贯彻落实《“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倾力打造的全员、全民、全方位参与的仲景文化特色品牌,至今年已是第二届。
本届文化月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内涵、开拓思路,丰富模式,在守正的同时更有创新,用一场场底蕴深厚、精彩纷呈的活动,让老百姓走近中医、了解中医、感悟中医,线上+线下”共累计吸引20.28万人次观看,达到了在社会面广泛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效果。
薪火相继·在文化传承中赓续岐黄伟业
4月2日,文化月在以“杏林飘香好传承”为主题的全国名中医赵文霞教授收徒仪式中拉开帷幕。
首场活动便是大咖云集,国医大师张磊、丁樱,全国名中医郑玉玲、崔公让、庞国明、岐黄学者李素云、王新志等名医大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16位优秀弟子拜赵文霞教授为师,推动更好继承发扬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使杏林开枝散叶。
呈拜师贴、敬拜师茶、献拜师礼......庄重而隆重地拜师礼仪,不仅体现了“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也让大家在感受中医药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了师承岐黄、精诚济世的使命担当。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4月4日,医院组织学生代表于医圣张仲景雕像前庄严肃立,开展“拜谒医圣好传统”祭典。大家在清明前夕鞠躬缅怀,齐声诵读《伤寒杂病论》序,表达对医圣的追思怀念。
声声朗诵中,让中医学子们的赤城之心与先辈滚烫的灵魂穿越时空交汇,促使年轻的学子牢记嘱托,勤求古训,以薪火相传共谱杏林新篇。
我院始建于1953年,首任院长彭延泰为抗日名将彭雪枫之父。除以大医精诚为内核的仲景文化外,在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医院还形成了独有特色的“红色基因”。
为传承大医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缅怀医院先辈,4月4日上午,我院在首任院长彭延泰先生雕像前举办“传承·誓言”诵读纪念活动。激励大家以医院先辈、名医大家为榜样,以青衿之志,做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参与者、推动着、践行者,不断开创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这些活动特色鲜明,主题突出,以“传承”为主线,用中医药文化之笔运气造势,烘托出中医药的内涵,谱写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蓝图使命。
风格成景·在多彩勾勒中绘就特色画卷
豫见中医是传播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一张画布,如何画好这张“工笔画”,就需要用中医药特色细细勾勒。
“这个饼干真好吃。”
“这是生姜桂圆饼干,具有补气血、温脾胃的功效。”
4月27日上午,我院仲景广场摩肩接踵,一场“四季养生好药膳”品鉴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健脾三色卷、山药杏仁粥、养肺膏、健脾消食茶、松茸党参柒君汤等纷纷展出,并由药学专家现场详细讲解,充分展示药食同源的中医药文化内容。
群众在品鉴中医药膳时既体验了一次难忘的美食之旅,又了解到中医药在日常居家保健中调理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作用,感受到了中医药的魅力。
4月25日—28日,豫见中医挑选优质节目,搭建平台进行集中展示。
在“健康科普好效果”展示中,脾胃肝胆病科情景剧《肝将军的春日养生宴会》,眼科科普小品《干眼症不麻烦,中西医预防有妙招》;超声科科普讲演《甲状腺结节不要怕,超声分级来说话》……一个个精彩纷呈、形式各异的科普节目赢得了台下观众的一阵阵掌声。
展演通过中医药文化与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的碰撞,使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收获健康知识,掌握“健康密码”。
在“传承中医好技能”展示中,飞经走气四法针法、雀啄灸、推拿八法、虎符铜砭头部刮痧疗法、舒经通络功法操等中医药特色疗法,更是吸引了众多群众的观看和体验。
在“仲景经典好风采”经典诵读大赛过程中,22支参赛队均由硕博导师带队,研究生组队参赛,采用乐器演奏、古典舞、短剧、汉服表演等表演形式,选取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药性赋》《备急千金要方》等中医典籍中的经典篇目进行诵读。达到了师重温、徒诵学,在体悟经典论述中汲取中医药文化精华的效果,同时也展现了中医人独有的浪漫与哲思,促进全院教职工生对经典屡读屡新。
文化要接地气,才有生命力。本届豫见中医集中展示期间,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客户端全程直播,累计线上线下20.28万人次观看,促进将中医药文化化为城市之气,进入群众生活。
木聚于林·在推介助力中汇聚社会共识
砥砺奋进七秩载,岐黄不辍谱新篇。作为本届文化月的“压轴大戏”,“豫见中医”品牌首次走上了全省平台。
在由河南省医院协会主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2023河南省医院协会党建与文化管理分会、健康传播管理分会常务委员(扩大)会议上。我院以“1234文化建设体系,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向来自于全省40余三级医院,推介医院文化建设经验,分享弘扬传承中医传统文化。
来自全省各医院的参会代表通过实地走访“儿科医院儿童传统特色诊疗部”“互联网医院”“国家区域中医(肝病)诊疗中心”“康复特色诊疗大厅”“国医堂”等地,在仲景文化广场观看中医药文化展演,近距离走进、了解、感悟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成效,推动全省医疗卫生单位进一步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成效。
于此同时,我院所承办的河南省第一届健康传播金牌讲师大赛总决赛暨中部赛区选拔赛,也是文化月的重要内容。来自全省三级医院的9名选手齐聚我院,用精彩的作品传播健康声音,推动健康理念的传播与普及,让中医药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中积极发挥着作用。通过高平台推广,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到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纬度。
蔚然成风·在润物无声中推动持久发展
蒙以养正,果行育德。中医药振兴发展对青少年寄予厚望,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既有培育人才的现实意义,更有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
豫见中医期间,医院陆续开展两场“杏林青苗好育才”研学活动,“延泰先锋青年中医志愿服务队”带领中学生前往嵩山书院等地,辨识中药,体会中医文化精深。期望广大青少年在接受中医药文化熏陶教育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针对大学生群体,医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仲景名家好讲堂”讲座,邀请专家教授专题授课,传承仲景学术思想,弘扬中医传统学术思想。
同时开展“青蓝结对好培养”计划,以团队建设引领师资队伍建设,与时俱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导师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显著提升,从而助力在教学中培养更多中医药人才。
此外,医院还开展中医住培教学病例讨论竞赛,持续加强我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提升临床教学水平。以及“青囊素养好修业”学术能力提升培训会,邀请河南中医药大学期刊社总编室主任兼《中医学报》编辑部主任李华等为同学们授课,提高在校学生论文写作水平,提升科研能力素养,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
最后,一场以“惠民暖心好服务”为主题的健康科普及义诊活动,为整个豫见中医·中医药文化月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张世卿、郑宏、苏慧敏、何文强、王祖龙、张双喜等在自媒体上具有影响力的专家,为患者、群众进行健康科普、现场答疑及专场义诊。让豫见中医最终落脚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中去。
豫见中医,方知中医之美。通过这才文化盛宴,相信中医药文化的智慧和魅力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成效也将惠及越来越多的群众。(文/李蔚 图/平康瑄等)
(编辑 审核/郑金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