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过了甲流、诺如,手足口病迎来高发季,听听专家谈预防
春天到了,在某幼儿园上小班的瑶瑶,忽然发烧了。老师打电话给瑶瑶妈妈说孩子精神不振,一量体温38度多!瑶瑶妈妈随即来到幼儿园接孩子去了医院。医生观察瑶瑶,因为高烧整个脸蛋红彤彤的,压舌板观察口咽部有散在疱疹。给孩子验了血和咽拭子,结果血液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总量不高,肠道病毒(EV71)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医生判定瑶瑶感染了幼童容易罹患的手足口病。那么手足口病到底是怎样一种疾病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其实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HFMD 命名。1972~1973 年、1986年和1999年澳大利亚均发生过EV 71流行,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本病,1986年出现暴发,时至今日,期间不断有爆发流行。
所谓的手口足病(Hand-mouth-foot disease)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一旦流行,就会使很多孩子被传染,被传染上的孩子会在手、足皮肤或口腔黏膜上出现类似水痘样的小疱疹。
作为家长,怎么从一些症状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手足口病呢??其实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一般在 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斑丘疹和疱疹表现四不像:不像药疹,不像虫咬,不像牙龈疱疹,不像水痘。皮疹四“不”特征:不痛、不 痒、不结痂、不留疤痕。家长也不要过于担心和害怕,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多数经对症处理后,可在 7-10 天内康复。
手足口病有什么流行特点呢?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特别是儿童密集的托幼机构更容易引起暴发流行。该病的潜伏期为 2-7 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而且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也很多,一是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黏膜疱疹液而感染;二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床上用品、内衣 等引起间接接触感染;三是咽喉分泌物、唾液、呼吸道分泌物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肠道病毒 EV71 型感染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四是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五是成人也可以被感染。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日常生活中,家长怎么预防手足口病呢。要注意家庭卫生,经常开窗通风,让房间的空气处于流通状态。建议每天最少给房间通风3次,并且每次通风时长超过30分钟。还要勤晒衣被,降低患手足口病的概率。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尤其是婴幼儿,到环境杂乱以及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在孩子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的时候,家长要指导孩子清洁手部。吃东西的时候生熟食物要分开,不要让孩子饮用生水或者吃生冷的食品,生食煮熟后方可让孩子食用,同时生熟食应该分开存放并单独制作,避免细菌污染。
家中可准备一瓶消毒液,对孩子日常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同时要定期对于室内的物品进行消毒和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