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00-12:00(人民路院区、龙子湖院区)8:30-12:30(东院区)
下午:冬季14:30-17:30 夏季15:00-18:00(人民路院区)14:00-17:00(东院区、龙子湖院区)
24小时
Appointment registration
2023年10月20日-10月22日,恰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0周年院庆之际,迎来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河南省郑州市成功召开。本次大会以“中西融合,规范诊治”为主题,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荆志伟,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中医处处长姬淅伟,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田力,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王端权,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翟剑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敏在开幕式上致辞。
荆志伟表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成立7年来,在我国中西医结合防治眩晕类疾病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希望以赵敏教授为主任委员的眩晕专委会再接再厉,在我国眩晕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姬淅伟表示,本次会议汇聚国内顶级专家,传经送宝,交流融合,相信这种互动,必将促进我省中西医结合领域眩晕诊疗技术的提升,把中医特色深化为中医的优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王端权表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将眩晕病专委会主委单位设立在河南郑州,是对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肯定,未来必将砥砺前行,不负总会期望。
田力表示,专委会在主任委员赵敏教授的带领下,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适宜技术培训等工作,还开展乡村振兴西部行活动,建立多学科眩晕诊疗会诊网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次会议邀请了众多知名专家授课,相信各位参会代表定能从中有所启发和收获。
翟剑波在致辞中表示,河南中医一附院脑病科在眩晕病的研究方面具有久远的历史和积淀,相信本次会议的举办,必将推动国内眩晕疾病的中西医诊疗、预防事业的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赵敏在致辞中指出,近十多年来,我国的眩晕医学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鉴于眩晕疾病的复杂性和多学科交叉特点,要求我们不断积极吸纳相关学科的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加强学科诊疗间平台化融合,加大眩晕临床、科研与教学的力度,加快眩晕诊疗中心标准化建设和发展的质量,继续为眩晕病诊疗和康复的理论和实践注入新的活力、新的元素,与国际接轨,造福众多眩晕,尤其是慢性、反复发作的眩晕病(慢性前庭综合征)患者。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眩晕诊疗中心主任吴子明教授,空军医科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韩军良教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眩晕及平衡障碍中心陈太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杨嘉君教授等,以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青、鞠奕、杨东东、秦琼,秘书长张道培,青年副主任委员徐进,专委会各位常委、委员、青年委员等。
本次大会共设1个主会场,2个分会场,1个眩晕诊查技术培训班,专题报告35个,会议内容涉及眩晕疾病各个领域,包括中医药防治眩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前庭临床和专科精准检查技术、眩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新成果、眩晕病的规范化内、外科治疗等。
在大会报告环节,多位眩晕领域知名专家全方位阐述了眩晕类疾病的研究进展。吴子明教授结合自己团队和国内国外的相关研究,介绍了积水性耳病的评估方法和干预措施,为这些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出了新的思路。赵敏主任委员在报告中总结了慢性前庭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韩军良教授讲授了中枢性眼球震荡的识别鉴别,鞠弈教授介绍了急性轻型卒中相关前庭症状演变规律及诊治策略,张青教授介绍了人工耳蜗置入对前庭的影响,秦琼教授从传统医学的视角介绍了“治未病理念”在眩晕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张道培教授讲授了前庭性偏头痛的共病现象,徐进教授讲授了临床运用少阳-三焦理论治疗眩晕的实践体会。本次大会还设立了青年医师论坛,旨在为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鼓励青年委员积极参与眩晕专委会的工作,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想法,同时也为眩晕学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0月21日晚7点,眩晕病专业委员会召开了常委会及全体党员学习专题会,在杨东东副主任委员的带领下,大家集中进行了主题教育学习—廉洁从医,专委会秘书长张道培教授对2023年的学会工作进行了工作总结,参会人员并就专委会其他事项进行了热烈讨论。
眩晕病学术年会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的重点学术活动,也是展示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眩晕类疾病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其规模、学术质量始终保持着高水平。本次大会参会人数达500人,邀请到来自国内70位专家参与演讲和讨论。与会的专家和医务人员通过本次大会,汲取了当前中西医结合领域眩晕病的前沿学术进展,同时也分享交流了自己在眩晕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大会对于我国中西医结合眩晕学科发展和广大眩晕领域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开展,必将起到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图/徐进 张道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