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00-12:00(人民路院区、龙子湖院区)8:30-12:30(东院区)
下午:冬季14:30-17:30 夏季15:00-18:00(人民路院区)14:00-17:00(东院区、龙子湖院区)
24小时
Appointment registration
2025年2月19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医学中心中医重大慢病管理示范基地成功签约博爱县人民医院。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张健锋、中医药科技教育处处长姬淅伟,河南中医药大学国家医学中心工作专班副组长朱明军,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海峰,国家区域中医(肺病)专科诊疗中心学科带头人李素云,焦作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小亮,博爱县县委副书记樊育新,博爱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刘学宽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博爱县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李静波主持。
樊育新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博爱县立足“一城一乡一都一枢纽”发展定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此次签约是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部署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关键举措。县委、县政府将全力支持示范基地建设,为双方合作提供政策保障和服务支撑,以期将重大慢病管理示范基地建设成深化医改的示范工程和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
冯小亮就深化基地建设提出三点期望:一是以“实”为本,推动合作落地见效。希望一附院在技术帮扶、学科建设、科研教学上倾囊相授,帮助博爱县人民医院打造一批特色专科、培养一批骨干人才;二是以“民”为先,筑牢健康服务根基。希望双方可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优化双向转诊机制,畅通远程医疗通道,真正把合作成果转化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康福祉;三是以“新”为要,激发改革发展动能。期待两院在智慧医疗、医防融合、县域医共体建设等领域大胆探索,为全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经验。
朱明军详细介绍了国家医学中心智能慢病防控平台的建设情况。该平台依托前沿科技,构建起一个全方位、智能化的慢病管理体系,涵盖患者精准筛选、注册登记管理、病情动态评估、智能风险预警、患者批量随访以及数据智能质控等核心功能,有力推动了慢病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发展。表示此次与博爱县人民医院签约,深度契合分级诊疗和健康中国战略,通过省、市、县、乡、村上下联动、协同合作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智能化平台优势,致力于探索一系列科学有效、可复制推广的慢病防控措施,提升县域内慢病急危重症抢救技术,有效降低慢病死亡率与复发率,为提升基层群众健康水平筑牢根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慢病防控整体方案,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坚实力量。
王海峰介绍了医院的总体情况和发展成效,强调此次以焦作市博爱县为试点签约成立全省首家中医重大慢病管理示范基地,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慢病防控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提高慢性病防控效果、降低疾病负担的迫切要求,更是扎实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工作的标志性行动。医院将在政策、经费、技术、平台、人员等方面全力支持基地建设,并以此为契机上下联动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慢病防控管理能力,推进中医慢病防控工作。
张健锋表示中医重大慢病管理示范基地是立足省情、整合优质资源,为发挥中西医协同作用破解重大慢病管理难题提供的“河南方案”,希望签约双方:一是要强化责任担当,主动融入健康河南建设大局,确保政策、资金、人才保障到位;二是要强化机制创新,在中西医协同诊疗、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三是要强化惠民实效,始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中西医结合在慢病防治中的优势作用。同时要求一附院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创新管理模式,强化科技支撑,突出中医特色优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提高中西医结合重大慢病的综合防控水平,高水平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我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随后在出席领导和参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朱明军与博爱县人民医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卢建立完成签约。
慢病防控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一环。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重大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
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主要攻关内容之一,此次签约标志着我院在重大慢病中西医结合防控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将依托中医重大慢病管理示范基地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持续探索中医在慢病管理中的新模式、新路径,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和全面的治疗方案,让更多慢性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中医医疗服务,打造慢病管理的“博爱样板”和“中国方案”。
签约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参观调研了博爱县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文图/郑金铎)
(编辑/赵庆庆 审核/郑金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