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00-12:00(人民路院区、龙子湖院区)8:30-12:30(东院区)
下午:冬季14:30-17:30 夏季15:00-18:00(人民路院区)14:00-17:00(东院区、龙子湖院区)
24小时
Appointment registration
“中医药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2月29日,河南省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李素云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二十场新闻发布会上就中医药以及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有啥优势和发挥了哪些作用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李素云说,中医、中西医结合在新冠肺炎治疗方面的优势,一是能较快改善患者症状;二是对轻症和普通型患者,中医药的及早介入能有效阻止病情向重症和危重症转化;三是中医药在重症、危重症救治上,通过扶正祛邪,改善症状,有助于为抢救危重患者赢得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而在康复期运用中医药治疗,患者恢复更快。
河南和武汉患者不同
中医药治疗方法不同
在此次新冠肺炎医疗防控救治工作中,国家强化中西医协同治疗,我省也高度重视,制定发布了多个文件明确协同机制、制定发布诊疗方案、中医辨证要点、专家共识等,有力推动中医药的全面参与,促进医疗救治取得成效。
李素云说,中医治病是审证求因,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辨证论治。因此,河南和武汉患者中医药治疗方法是有所区别的。
“因气候、地区和人群分布不同,新冠肺炎临床特点和表现亦有所区别。我们对我省500余例患者中医特点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发现我省病患的临床症状、舌苔和脉象与武汉病患有差异,湿热之象更为明显,治疗的重点与武汉也有所不同。我们在中医药治疗中突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取得的治疗效果就有保证。”李素云说,在武汉方舱医院应用中医药治疗轻症患者也很有效,表现在确诊患者痊愈的时间短,轻症患者变成重症的概率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相关生化指标也都得到改善。
中医及早介入
患者最短5天出院
据李素云介绍,中医优势体现全程,不同时期,中医药治疗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中医药切入治疗要早。
新冠肺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病机特点不同,治疗重点也不一样,中医是治疗感染病毒的人,不是针对病毒去治疗,根据患者被感染后所处的进展阶段和症状表现不同,从轻型、普通型、重症型到危重型的不同程度,包括核酸转阴后的恢复期进行区别治疗,是一种基于整体观的治疗理念。中医能快速改善缓解症状、减少成为危重症的比例,其着眼点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激发和恢复人体本来就有的免疫力以清除病毒,也就是扶正祛邪,快速恢复,所以中医要及早介入治疗。
对于疑似、轻型患者、普通型患者的诊治,中医及早介入有优势。根据我省发布的中医辨证要点及国家方案,轻型、普通型患者根据不同的表现,分为几个中医证型,指导临床诊疗,可以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病毒转阴率高。
例如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患者有6人,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在患者还没有被确诊,还是疑似病例的时候用上中药,平均住院日只有8.5天,已经出院的10例患者平均住院日只有7.6天,最短的一例只有5天就出院了。有一例重症患者,也仅治疗12天时间就达到了出院标准,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中西医优势互补
可降低病死率
李素云说,中西医结合救治重型、危重型患者,可以优势互补,降低病死率。在重型、危重型病例救治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发挥各自最大优势,西医呼吸支持、对症治疗、预防感染等,加上中医药辨证论治,扶正祛邪,让机体恢复免疫功能,病毒转阴。
“在我参与救治的16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中,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均痊愈出院。如我救治的一例43岁男性新冠肺炎危重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病情进展很快,淋巴细胞计数最低的时候只有0.13*109/L,正常值为1.1-3.2*109/L ,淋巴细胞计数与患者的死亡率是高度相关的,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脉,给以平喘化痰益气解毒中药,而且重用补肺气中药,一天1.5剂中药甚至2剂,第二天患者淋巴细胞升到0.69,患者病情稳定,氧合明显升高,很快痊愈出院。”李素云说。
此外,患者达到出院标准出院以后,中医药巩固治疗能够使患者更快恢复健康,回归社会,尤其是对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肺功能的恢复有利。
“这次我作为省派驻驻马店市专家组组长,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2位西医专家一起,通过近1个月的会诊、治疗,全域确诊139人,中药应用率100%,目前仅有1例没有出院,正等待出院。当地患者出院2周再复检没有1例核酸检测是阳性的。”李素云说,此外,在以中药药物治疗为主时,并辅以非药物疗法。比如隔离区的患者较易焦虑,睡眠不好,通过针灸、耳穴压豆等疗法,改善睡眠,恢复期呼吸康复操等均有助于患者。
(编辑/冯超 审核/张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