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郑玉玲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典型病案
典型病案

标本兼治胆囊癌术后纳差诸证

发布日期:2023-08-15   阅读量:539

医案名称:标本兼治胆囊癌术后纳差诸证

医案归类:典型医案

患者姓名:杜某                      性别:女

患者出生日期: 1954年4月3日         婚姻状态:已婚

1次就诊

就诊日期:2022年03月31日

主诉:胆囊癌术后1月余

现病史:患者因皮肤巩膜黄染,于2022年6月9日至河南省某医院就诊,血检示:TBIL163. 2mmol/L,CT检查示:肝右叶团片状低密度影,肝内胆管扩张,肝门结构模糊。MRCP示:肝内胆管扩张,梗阻部位位于肝门部,考虑占位所致。MRI检查示:1.胆囊区、肝门部、邻近肝右前叶占位,倾向于胆囊癌侵犯肝门部胆管并梗阻性黄疸、门静脉右前支受侵;暂不除外胆管细胞癌?2.肝门部多发小淋巴结。彩超检查示:1胆囊区囊实性占位性病变;2肝左右叶胆管明显扩张;3.肝门处胆总管局限性扩张。2022年6月13日至河南省某肿瘤医院就诊,2022年6月17日行“胆总管探查术加胆总管T管引流术加胆囊活检”,病理示:(胆囊)癌,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提示腺鳞癌。免疫组化B:CK (+) 、Vimentin (-)、CK7(+) 、CK19 (+) 、P63 (+) 、P40(+) 、Ki-67 (30%+) 、CgA (-)、SyN (-)。术后行化疗、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卡培他滨+卡瑞利珠单抗+仑伐替尼)。现症见:乏力,双下肢加重,胸闷,气短,轻微头晕,嗜睡;引流管处疼痛,需口服止痛药;咽喉不适,白粘痰;纳差,食欲差,呕吐,口干,口苦;大便白色,2-3天1次,夜尿多4-5次;眠可;出虚汗;平素怕冷,易发脾气。

既往史:暂无。

过敏史:盐酸罗沙替丁醋酸脂。

体格检查:舌质老暗,苔少,脉沉濡。

辅助检查:MRCP示:肝内胆管扩张,梗阻部位位于肝门部,考虑占位所致。MRI检查示:1.胆囊区、肝门部、邻近肝右前叶占位,倾向于胆囊癌侵犯肝门部胆管并梗阻性黄疸、门静脉右前支受侵;暂不除外胆管细胞癌?2.肝门部多发小淋巴结。彩超检查示:1胆囊区囊实性占位性病变;2肝左右叶胆管明显扩张;3.肝门处胆总管局限性扩张。

辨证要点:少阳湿热痰浊(标实)——1.胆囊癌术后2.咽喉不适,白粘痰;3.胸闷,气短4.纳差,呕吐,口干,口苦,易发脾气;

气血亏虚(本虚)——1.乏力,双下肢加重,轻微头晕,嗜睡;2.出虚汗;3.平素怕冷。

中医诊断:伏梁少阳湿热痰浊兼湿热痰 

西医诊断:胆囊癌术后、化疗后、免疫治疗后

治则治法:清胆利湿、和胃化痰、益气养血

处方:蒿芩清胆汤合八珍汤加减

12g     青黛6g        青蒿30g       茯苓30g

滑石30g     陈皮15g       清半夏15g     姜竹茹30g

甘草9g      枳壳12g       川芎12g       党参60g

白术30g      当归30g      熟地30g       白芍15g

郁金15g      金钱草30g    炒神曲15g     炒麦芽15g

柴胡15g

7剂,水煎服,每剂药头煎、二煎共取药汁400ml,混合后分2次服,上午10点、下午4点服药,每日1剂。

 

2次就诊

就诊日期:2022年8月7日

主诉:发现直肠癌5月余,化疗4疗程。

现病史:服上方效可,乏力、白粘痰、心慌、嗜睡、恶心、引流管处疼痛改善。现症见:轻微乏力,胸闷,气短;纳可,轻微口苦,口中发粘;二便可;眠一般,易醒,约4-5次,因夜尿多,偶有小腹发胀而醒;出虚汗;易发脾气。

既往史:暂无。

过敏史:同前。

体格检查:舌质老暗,苔少,脉濡。

辅助检查:暂无更新

辨证要点:1.服上方7付,诸证皆减;故效不更方

中医诊断:伏梁少阳湿热痰浊兼气血亏虚

西医诊断:胆囊癌术后、化疗后、免疫治疗后

治则治法:清胆利湿、和胃化痰、益气养血

处方:蒿芩清胆汤合八珍汤加减

12g     青黛6g        青蒿30g       茯苓30g

滑石30g     陈皮15g       清半夏15g     姜竹茹30g

甘草9g      枳壳12g       川芎12g       党参60g

白术30g      当归30g      熟地30g       白芍15g

郁金15g      金钱草30g    炒神曲15g     炒麦芽15g

柴胡15g

30剂,水煎服,每剂药头煎、二煎共取药汁400ml,混合后分2次服,上午10点、下午4点服药,每日1剂。

按语:胆囊癌居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在胆道系统肿瘤中占首位。本病以右上腔疼痛,胆囊部肿块,黄疸等为主要表现。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女与男之比为4:1。好发年龄为40-70岁。胆囊任何一部分均可发生癌肿,但最常见于胆囊体都、颈部。病理组织学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肉瘤。以腺癌最多(占71.1-90%)。腺瘤又可分为浸润型、粘液型和乳头状腺癌三中。其中浸润型腺癌发病最多(占腺癌的70%)。中医学中无胆囊癌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积聚”、“腹痛”、“胁痛”、“黄疽”等病证中。中医学认为,胆为“奇恒之府”、“中精之府”,与肝为表里,扼守消化之要冲,胆汁疏泄下行,注入肠中,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若长期忧思郁怒,情志不遂,可致肝胆疏泄不利,郁而化火,灼津为痰,痰阻胆道,气血不畅,久则痰瘀互结而出现肿块。或由于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腻、饮酒、生冷等,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湿停中焦,久郁化热,湿热遏阻,致胆汁不能正常疏泄,瘀积日久而出现腹痛,肿块,黄疸等。

《灵枢·四时气篇》曰:“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胆热犯胃,胃气上逆,故见咽喉不适,白粘痰胸闷,气短;纳差,呕吐,口干,口苦。蒿芩清胆汤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之功效,主治湿热内蕴三焦,枢机失和之证。故选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关键抓住六腑以通为用,通下为顺,上返为逆,腑气胆(肠)道通畅,胆液顺常道排泄,使胃免受侵蚀。方中用青蒿、黄芩、黄连清胆热,陈皮、半夏、姜竹茹降逆止酸,枳实行气消积,为胃动力之药,减少胆汁逆流,生大黄助通腑泄浊,沙参养阴生津,甘草和中,并能增强胃的黏液合成、护膜,减轻胆汁的损害,诸药合用,共奏其效。

此外患者还有本虚一面。《医方考》中记载:“人之身,气血而已。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养者也。”中医认为,气和血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气虚则人体阳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血虚则是器官失于濡养,故见患者怕冷乏力,头晕嗜睡,双下肢加重;汗出较多。八珍汤收载于明代的《正体类要》。是明代御医薛已专门用来治疗气血两虚问题的药物。不仅健脾益气,还能补血养血。《丹溪心法》将其功效总结为:“功在和气血,理脾胃。主治虚损属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和者。治少气懒言,食欲不振。”故合用八珍汤补气养血,健脾和胃。又加郁金、金钱草30g、柴胡15g增疏肝利胆之力,增炒神曲15g、炒麦芽15g消食开胃,壮后天之本。

服用七副,患者诸症状好转,效不更方。现患者整体恢复可,嘱患者在免疫治疗期间可一直服用本方,以达减毒增效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