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郑玉玲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典型病案
典型病案

大柴胡汤治疗胰腺癌一例

发布日期:2023-11-15   阅读量:1194

医案名称:大柴胡汤治疗胰腺癌一例

医案归类:经典医案

患者姓名:雷某                     性别:

患者出生日期:1968.11.14            婚姻状态:已婚

1次就诊

就诊日期:2023年10月31日 

主诉:确诊胰腺癌1月余,伴左锁骨上淋巴结、肝脏、腹膜后等多处转移

现病史:2023-9-8患者因2月内体重下降约20kg、上腹痛至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行腹部CT:1.胰腺头部异常强化,考虑胰腺癌可能:2.腹腔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3.肝内异常密度影,考虑转移可能;4左侧肾上腺增粗:5.右肺上叶肺大泡:6.右肺上叶慢性炎症,双肺少许陈旧性病变;请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胃镜:胰腺头部占位。病理:(胰头部穿刺组织条)出血物中见少量游离腺上皮及胰腺腺泡组织,需免疫组化协助诊断。细胞病理检查:(胰头部穿刺TCT)镜见极少量上皮细胞,淋巴细胞,未见明确异型瘤细胞(PSC Ⅱ)。细胞学诊断:(胰头部穿刺刷片)镜见片团状上皮细胞,淋巴细胞,部分细胞有一定非典型性。考虑:肿瘤性病变(PSC IV)。请结合临床及活检。病理补充报告1:[胰头部穿刺组织条]出血物中见少量游离腺上皮及胰腺腺泡组织,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粘液性肿瘤伴高级别腺上皮内瘤变,有效诊断成分少,请结合临床及其他相关检查。免疫组化(靶细胞)结果显示: [23-087310.A.1]:CEA(+),P53(约50%强弱不等+),Ki67(热点区约60%+),Smad 4(-),IMP-3(+),CK7(+),CK20(部分+),Villin(+)。病理会诊意见:[胰头部穿刺]凝血块中见有成团的腺泡细胞及成群或散在的粘液性腺体,上皮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若疑癌,可再活检。2023-10-9患者至博鳌恒大国际医院就诊,行PE-CT示:1.“胰头癌治疗后”复查,胰头肿块,FDG 摄取增高,胰周脂肪间隙模糊,请结合临床及病史;A.左颈部 IIa 区、IIla 区、左锁骨上窝区多发增大、肿大淋巴结,FDG 摄取不同程度增高,考虑转移性病灶可能,请结合临床及病史,建议复查;B.肝脏多发转移灶,FDG 摄取明显增高;C.腹膜腔内脂肪间隙模糊,FDG 摄取未见明确增高;盆腔盆底较低密度灶,FDG 摄取未见增高,考虑盆腔积液可能:D.小网膜囊区、腹膜后腹主动脉旁区、右侧储血管旁区多发转移性淋巴结,FDG 摄取增高,请结合临床及病史;E.颈 7、胸 1、胸 3 椎体 FDG 摄取增高,CT 平扫密度轻度增高,考虑转移性病灶可能,请结合临床及病史,建议复查。已行粒子置入治疗。现口服盐酸羟考酮止痛。现症见:恶心 、呕吐,食后加重,食欲差,进食量少,乏力;眠差,入睡困难,眠浅易醒;眼睛干涩,脾气急躁,口苦;大便干结,2-3天一次,需辅助排便,排便后感小腹痛,小便不利。舌淡,苔黄厚,脉弦滑。

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舌淡,苔黄厚,脉弦滑。

辅助检查:

腹部CT(河南省人民医院2023.9)示:腹部CT:1.胰腺头部异常强化,考虑胰腺癌可能。2.腹腔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3.肝内异常密度影,考虑转移可能。4左侧肾上腺增粗。5.右肺上叶肺大泡。6.右肺上叶慢性炎症,双肺少许陈旧性病变;请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

胃镜(河南省人民医院2023.9)示:胰腺头部占位。病理:(胰头部穿刺组织条)出血物中见少量游离腺上皮及胰腺腺泡组织,需免疫组化协助诊断。

胰头部穿刺(河南省人民医院2023.9)示:(胰头部穿刺TCT)镜见极少量上皮细胞,淋巴细胞,未见明确异型瘤细胞(PSC Ⅱ)。细胞学诊断:(胰头部穿刺刷片)镜见片团状上皮细胞,淋巴细胞,部分细胞有一定非典型性。考虑:肿瘤性病变(PSC IV)。请结合临床及活检。病理补充报告1:[胰头部穿刺组织条]出血物中见少量游离腺上皮及胰腺腺泡组织,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粘液性肿瘤伴高级别腺上皮内瘤变,有效诊断成分少,请结合临床及其他相关检查。免疫组化(靶细胞)结果显示:CEA(+),P53(约50%强弱不等+),Ki67(热点区约60%+),Smad 4(-),IMP-3(+),CK7(+),CK20(部分+),Villin(+)。

辨证要点:

本案患者中年女性,肝郁气滞,脾虚痰湿积聚;且为胰腺癌伴左锁骨上淋巴结、肝脏、腹膜后等多处转移,已行粒子植入治疗,但效不显,目前患者进食受阻,易恶心,呕吐,同时伴有下焦不通的便秘,上下均不通,病情较为紧急,治疗棘手。从脾气急躁、脉弦、口苦、双目干涩可知患者肝气郁结;从恶心,呕吐,纳差可知患者脾虚湿盛,胃气上逆;从苔黄厚、大便干结、排便困难以及小便不利可知患者下焦热结不通。综合辨为少阳阳明合病,阳郁热结证,治以泻热痛便,和解少阳法,处大柴胡汤加味,从肝、脾以及大肠出发论治。

中医诊断:伏梁,腑实便结证;

西医诊断:胰腺癌伴左锁骨上淋巴结、肝脏、腹膜后等多处转移;

治则治法:泻热痛便,和解少阳;

处方:大柴胡汤加味

柴胡15g      黄芩6g        白芍15g      半夏12g

枳实15g     大黄6g         大枣6g       生姜6g

芒硝5g      厚朴15g        制没药6g     桃仁15g

麦芽30g     鸡内金30g              

7剂,水煎服,每剂药头煎二煎共取药汁400ml,混合后分2次服,上午10点、下午4点服药,每日一剂。

 

2次就诊

就诊日期:202311月8日

主诉:确诊胰腺癌1月余,伴左锁骨上淋巴结、肝脏、腹膜后等多处转移

现病史:服上方7付,效可,大便改善,纳食改善,身力增。现症见:恶心、呕吐较前减轻,食欲一般,进食量少;眠差,入睡困难,眠浅易醒;眼睛干涩,酸困;大便2日1次,质可,小便尚可。舌淡,苔薄黄,脉弦。

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舌淡,苔薄黄,脉弦。

辅助检查:无。

辨证要点:患者服上方后疗效可,大便改善,纳食改善,身力增,故守上方治疗。

中医诊断:伏梁,腑实便结证;

西医诊断:胰腺癌伴左锁骨上淋巴结、肝脏、腹膜后等多处转移;

治则治法:泻热痛便,和解少阳;

处方:大柴胡汤加味

柴胡15g      黄芩6g        白芍15g      半夏12g

枳实15g     大黄6g         大枣6g       生姜6g

芒硝5g      厚朴15g        制没药6g     桃仁15g

麦芽30g     鸡内金30g      水蛭5g       蛇六谷30g       

3剂,水煎服,每剂药头煎二煎共取药汁400ml,混合后分2次服,上午10点、下午4点服药,每日一剂。

按语:

本案患者为胰腺癌伴左锁骨上淋巴结、肝脏、腹膜后等多处转移,病情复杂。胰腺癌在中医中有着深远的研究,传统医学古籍中并无“胰腺癌”的记载,现代中医学家们根据其腹部疼痛、黄疸、恶病质、腹部包块等症状和体征,多认为古籍中的“伏梁”、“黄疸”、“癥瘕”、“积聚”等属于“胰腺癌”的范畴。对于病因病机,论述繁多,如《灵枢·五变》曰:“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认为外邪内聚脾胃,导致中焦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皮肉不得濡养,正不胜邪,邪气结聚于胃肠,形成积聚。《外科正宗》曰:“忧郁伤肝,思虑伤脾……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认为情志所伤可致气机不畅,血行受阻,血液瘀积而成积聚。《金匮要略·黄疸病》曰:“病黄疸,发热烦喘……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指出湿热阻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胆汁不循常道外溢于肌肤发为黄疸等。加之后世医家的补充,总的来说,中医认为胰腺癌的发病与寒温、饮食内伤、情志不畅、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等均相关。胰腺癌的治则治法与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紧密相关,晚期胰腺癌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经》云:“坚者削之”、“结者散之”,仲景云:“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故邪实为主者,重在抗癌祛邪;虚损者,重在扶正补虚。根据病机的动态变化,灵活地辨证施治、分期论治,应“审查病机,无失气宜”。本案患者,郑老师在详细了解病情后,辨为伏梁,腑实便结证;处大柴胡汤加味,奏泻热痛便,和解少阳之功。

大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在第103条、136条、165条及《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中均有涉及,应用广泛,是通腑泄浊的第一方。大柴胡汤为小柴胡汤去人参、炙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而成,以和解少阳、通下阳明为治疗主线,兼有疏肝和胃,理气泄浊之功。方中柴胡配黄芩,苦以泻之,清泻肝胆湿热,调达少阳枢机,共为君药。大黄配枳实,取小承气汤之意,泻热通腑,行气消痞,使湿热瘀毒从二便而出,共为臣药。芍药苦平,治邪气腹痛,破坚积,散恶血,养血缓急以治腹痛。半夏化痰健胃,畅达中焦枢机,二味共为佐药。大枣甘温,调和荣卫之气,生姜和胃降逆,二味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通腑泄浊之功,实为少阳兼阳明里实双解之剂。在本案治疗过程中,时刻强调“通”的重要作用,患者在上恶心,呕吐,在下大便不通,小便不利,这些症状揭示了患者上下闭阻的病机,故在治疗时当“急下寸阴”,不可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