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路19号

咨询电话: 0371 - 96129

主办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科普视频健康资讯内科脑病科中风/脑卒中

“小中风”非小风险

发布时间:2023-12-25
关运祥

主任医师

所属科室:脑病医院

不排队、不出门
扫码在线问诊

“小中风”非小风险

“小中风”俗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由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受损,由于症状与卒中类似,大众常常称之为“小卒中”或“小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常只持续几分钟,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会在1小时内消失,最长不超过24小时,因此很多人认为,它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轻微卒中的患者,5年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会增加,甚至导致严重残疾,如果叠加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危险因素,出现严重残疾和死亡等不良功能结局的风险更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疾病基础是血管微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需要进行个体化诊疗。例如,有的患者血液中存在一些微小血栓,堵塞局部脑血管,导致部分脑组织缺血,就会出现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一系列典型急性卒中症状,当微血栓崩解后,症状就会缓解。

  正因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会自行缓解,通常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疾病初期往往不被患者及家属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早期治疗,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等发表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了解非常有限:我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2.27%,但在9万多名受访者中,仅有3.08%听说过这一疾病,并对其症状及危害了解一二;只有5.02%的患者接受了治疗,规范治疗率仅为4.0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既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也是卒中的一个演变过程。“它和卒中在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特征等方面都较为相似。因此,我们应该像重视卒中一样,重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上,常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型缺血性卒中合称为“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二者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约占总数的50%~60%,这类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包括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以及死亡。有研究显示,轻型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短期内卒中复发的风险非常高,7%的患者会在7天内复发,4%~6%的患者可在3个月内复发或进展为致残性卒中,超过6%的患者会在1年内复发。

  因此,当患者出现了一侧肢体麻木及运动障碍、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偏盲等,甚至突然不认人等典型急性卒中症状,要及时就医,查找病因,针对性预防,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早预防,避开危险因素

  大约80%的卒中可以通过控制血压血糖、定期体育锻炼、不吸烟和保持健康体重来预防。上述研究更是提醒我们,“小卒中”若是叠加高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会加剧发病和致残致死风险。因此,大家要尽可能避免相关的风险因素,做好以下几方面:

  1.勤锻炼。体力活动可以降低卒中和死亡风险约27%,与不锻炼人群想比,中等程度锻炼能够降低卒中风险20%。

  2.控好“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会加速全身血管的老化,增加卒中的致残、致死风险。将“三高”指标保持在理想水平,能有效降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3.管好心脏病。冠心病、心房颤动、瓣膜病都会增加血栓风险,进而导致脑栓塞。因此,这类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

  4.避免久坐。卒中患者通常是习惯久坐、久躺的人。《柳叶刀·神经病学》刊登的新研究就发现,如果“小卒中”患者坚持规律运动,可能会使出现不良功能结局的风险降低48%。建议每周进行4次1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2次20分钟以上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5.定期体检。如果体检发现有动脉硬化斑块、房颤等问题,应遵医嘱进行早期预防治疗。最新的研究成果提示药物依从性每提高10%,患者死亡风险就会降低13~15%。

  最后,一旦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失语、肢体麻木、头晕等症状,不管是否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都要将其当作卒中看待,以免错过4.5小时溶栓的黄金时间窗。即使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要相关危险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预防。特别是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危险因素,或是遗传易感人群,再次发生脑血管病的几率较高。

关运祥,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河南省中医药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学术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委,河南省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委,河南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头痛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脑病教学、教研、临床工作。擅长治疗脑血管病、癫痫、震颤、眩晕、顽固性头痛、顽固性失眠、痴呆、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周围神经损伤等疾病的诊治,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独到的见解。承担在研项目2项,出版专著2部,获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奖2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

“小中风”非小风险

“小中风”俗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由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受损,由于症状与卒中类似,大众常常称之为“小卒中”或“小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常只持续几分钟,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会在1小时内消失,最长不超过24小时,因此很多人认为,它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轻微卒中的患者,5年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会增加,甚至导致严重残疾,如果叠加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危险因素,出现严重残疾和死亡等不良功能结局的风险更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疾病基础是血管微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需要进行个体化诊疗。例如,有的患者血液中存在一些微小血栓,堵塞局部脑血管,导致部分脑组织缺血,就会出现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一系列典型急性卒中症状,当微血栓崩解后,症状就会缓解。

  正因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会自行缓解,通常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疾病初期往往不被患者及家属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早期治疗,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等发表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了解非常有限:我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2.27%,但在9万多名受访者中,仅有3.08%听说过这一疾病,并对其症状及危害了解一二;只有5.02%的患者接受了治疗,规范治疗率仅为4.0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既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也是卒中的一个演变过程。“它和卒中在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特征等方面都较为相似。因此,我们应该像重视卒中一样,重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上,常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型缺血性卒中合称为“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二者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约占总数的50%~60%,这类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包括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以及死亡。有研究显示,轻型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短期内卒中复发的风险非常高,7%的患者会在7天内复发,4%~6%的患者可在3个月内复发或进展为致残性卒中,超过6%的患者会在1年内复发。

  因此,当患者出现了一侧肢体麻木及运动障碍、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偏盲等,甚至突然不认人等典型急性卒中症状,要及时就医,查找病因,针对性预防,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早预防,避开危险因素

  大约80%的卒中可以通过控制血压血糖、定期体育锻炼、不吸烟和保持健康体重来预防。上述研究更是提醒我们,“小卒中”若是叠加高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会加剧发病和致残致死风险。因此,大家要尽可能避免相关的风险因素,做好以下几方面:

  1.勤锻炼。体力活动可以降低卒中和死亡风险约27%,与不锻炼人群想比,中等程度锻炼能够降低卒中风险20%。

  2.控好“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会加速全身血管的老化,增加卒中的致残、致死风险。将“三高”指标保持在理想水平,能有效降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3.管好心脏病。冠心病、心房颤动、瓣膜病都会增加血栓风险,进而导致脑栓塞。因此,这类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

  4.避免久坐。卒中患者通常是习惯久坐、久躺的人。《柳叶刀·神经病学》刊登的新研究就发现,如果“小卒中”患者坚持规律运动,可能会使出现不良功能结局的风险降低48%。建议每周进行4次1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2次20分钟以上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5.定期体检。如果体检发现有动脉硬化斑块、房颤等问题,应遵医嘱进行早期预防治疗。最新的研究成果提示药物依从性每提高10%,患者死亡风险就会降低13~15%。

  最后,一旦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失语、肢体麻木、头晕等症状,不管是否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都要将其当作卒中看待,以免错过4.5小时溶栓的黄金时间窗。即使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要相关危险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预防。特别是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危险因素,或是遗传易感人群,再次发生脑血管病的几率较高。

关运祥,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河南省中医药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学术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委,河南省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委,河南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头痛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脑病教学、教研、临床工作。擅长治疗脑血管病、癫痫、震颤、眩晕、顽固性头痛、顽固性失眠、痴呆、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周围神经损伤等疾病的诊治,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独到的见解。承担在研项目2项,出版专著2部,获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奖2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

扫码下载豫中一APP
了解更多资讯

扫码便携访问
豫中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