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临床科室
坐诊时间
医院地址
互联网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医院新闻
在线预约

预约挂号

Appointment registration

《中国青年报》|不落下任何一个学子,扶贫扶志助成才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设立“助学·筑梦·铸人”扶困助学专项基金

发布日期 2022-03-16字号调整
手机阅读文本

编者按:2022年以来,学院党委坚持精准发力,把学生资助、服务和育人工作深度融合,着眼于扶贫扶志助力成才,建立完善了"寻求外来资金帮扶""开展内联基层党支部(科室)帮扶""自立自强勤工俭学帮扶"三方联动的扶贫助困机制。近日,中国青年报对我院“扶贫扶志助成才”事迹进行了报道。


“感谢学校的帮助和老师们无私的关爱,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不辜负你们的期望,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近日,当收到学院老师及时送到的捐助资金时,困难学生李响(化名)满怀感激地说。

李响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几年前其父亲身患重病,虽辗转各地积极医治,但仍不幸去世,家中欠下高额债务无力偿还。母亲也因长期从事重劳动工作,现已不能正常行走。

即便是家中债台高筑,生活拮据,但李响始终未放弃自己的学业,在校期间读书用功,成绩一直位居前列。

这次他所收到的共计5300元的资助款,将一次性解决他一年的学费,极大程度上减轻他生活的压力,有助于他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安心学习。这笔资助款并不属于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范畴,而是来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自己设立的“助学·筑梦·铸人”扶困专项基金。

对于困难家庭的子女来说,教育是他们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我国各高校都存在着家庭困难的学生群体,如何“精准帮扶”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也是学校发挥教育扶贫功能,实现党中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以“不让一个困难学生因经济困难而掉队”为目标,以国家保障型资助为基础,以多渠道联动的发展型资助为补充,持续落实精准资助工作。

走进每一个家庭,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

目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在读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3200余名,其中70%的生源都来自农村地区。

为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家访慰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搭起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桥梁。

但是2022年的寒假家访,却又与往年有很大的不同。因受连续的疫情影响和郑州“7.20”洪灾的影响,学生家庭遭遇困难的数量和程度,都要比往年严重得多。

2022年春节刚过,该学院党委书记翟剑波和党委副书记张婉红等人,便带领辅导员走进30余户贫困生家庭进行实地考察。

在这些面临学费、生活费困难的学生当中,有孤儿、单亲为了减少家庭负担,依靠课余兼职来赚取生活费的;有被寄养在亲戚家一二十年,完全依靠低保、助学金养活自己的;有因为家庭无固定收入来源产生思想压力、诱发心理障碍的;也有因郑州“7.20”洪水失去家园,至今还借宿在亲戚家的……

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深深地触动着学院老师的心。“必须想办法加大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专心学习,不会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家访过后,翟剑波便将对困难学生的救助工作列为2022年学生工作的重点任务。

作为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张婉红立即执行党委安排部署,带领全体辅导员老师再次认真梳理、摸底筛查,对困难学生的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收入、家庭贫困主因等进行详细了解,并最终建立了覆盖全部的“困难学生数据库”,寻求全面解决困难学子的办法,不落下任何一位需要帮扶的学子。

扶贫更扶志,三方联动聚合力

扶贫助困不能是一阵风,更不能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为了建立对困难学子长期帮助的机制,该学院党委以贯彻落实“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深化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果,拓展思路、大胆创新,经过多方努力,先后开展“寻求外来资金帮扶”“开展内联基层党支部(科室)帮扶”“自立自强勤工俭学帮扶”三个专项活动,搭建起了聚集帮扶合力的联动机制。

首先是解决资金的问题,通过前期积极联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为学生捐资捐物,学院建立起“助学·筑梦·铸人”扶困助学专项基金,这也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建院以来第一个企业捐助基金。2月27日,通过专项基金已为15名困难学生提供了8000元的慰问金,同时解决了他们本年度每人5300元的学费。

张婉红表示,下一步,学院还将积极对接相关的基金会,进一步拓展资助渠道,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后顾之忧。

其次是开展“暖心助学,携手同行”院内结对帮扶活动。截至目前,经前期从学院困难生数据库中认真遴选出来的10多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本科生已得到了实质性的帮助。

张婉红认为,扶贫更要扶志,对困难学生的帮助除了在经济上给予支持,更应培养其自力更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扶贫助困体系的最后一步,是坚持“智志双扶”的原则,设置“勤工有道,助学自强”勤工助学岗位。截至3月3日,经岗位调研、征求意见、个人申报、严格审核,已有20名困难学子走上了助学岗位。

翟剑波表示,爱心能架通天桥,微光亦可明长路。从寻求社会资助到发动院内结对帮扶,从外部扶持到勤工助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不仅展示了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为学生办实事的决心和信心,也体现了困难学生自强自立、不懈奋斗的意志和毅力,以实际行动为全院教职工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