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临床科室
坐诊时间
医院地址
互联网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医院新闻
在线预约

预约挂号

Appointment registration

我院成功开展首例迷走神经消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发布日期 2023-02-13字号调整
信息来源:   心血管内科三病区
手机阅读文本

2023年2月9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为确诊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患者进行迷走神经节的导管消融治疗,避免了永久起搏器的植入。

患者汪先生今年37岁,被血管迷走性晕厥所困扰,发现心动过缓已两年,曾发作过多次黑矇晕厥,虽然坚持药物治疗,但是效果不佳,并且因晕厥摔倒而导致多处外伤。被当地医院医生建议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治疗。心存一丝希望的患者来到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三病区就诊。

心血管三病区医疗团队经过详细的病史问询及辅助检查发现,患者静息下确实是心动过缓,但活动时心率会自动提升。食道电生理检查提示窦房结恢复时间达到2000ms,矫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也超过700ms,提示窦房结功能异常。但给予阿托品后患者的窦性心率会提升至120余次/分,且能维持30余分钟,窦房结恢复时间恢复至小于1000ms。经过心脏中心医疗部关怀敏主任、导管室解金红主任、心血管三病区陈玉善主任和邱承杰副主任医师及全体医师共同讨论后认为该患者诊断明确: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窦性心动过缓为高迷走神经张力所致。患者发生多次晕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内心非常抗拒植入永久起搏器,决定对该患者进行迷走神经节的导管消融治疗。

入院心电图提示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

手术在导管室进行,邱承杰副主任医师在解金红主任的指导下先进行了心房的电解剖模型重建,对常见的左房迷走神经节进行解剖消融,术中可见明显的迷走反射现象。在完成了四个部位的消融后患者的窦性心率由术前的37次/分上升到了90次/分,效果显著。

术前显著的心动过缓
消融中见明显的迷走反射
完成消融后心率显著提升
术后心电图提示窦性心率90次/分

迷走神经元分布距离心肌壁更近,对心内射频消融更敏感。阜外医院姚焰教授研究发现,右侧肺静脉口前外处的右前神经节丛是消融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重要靶点。近远期治疗效果好,可有效抑制晕厥复发。

术后患者在非药物治疗下,白天心率基本维持在70余次/分,动态心电图显示24小时总心率由68000余次提升至10余万次,平均心率由39次/分,提升至75次/分。患者现已康复出院,转入术后随访状态。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可表现为两种病理生理状态:心脏抑制型(心动过缓)和血管抑制型(血管舒张导致低血压),是最常见的反射性晕厥,也是临床短暂意识丧失的最常见病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包括物理训练、长期服用药物或者植入带闭环功能的特殊起搏器。这些疗法中,物理训练往往难以坚持、米多君等药物对部分患者有效但副作用较大,特殊的闭环功能起搏器则费用高昂且需要植入异物,而患者的症状发作往往缺乏规律,多数患者发作频度不高但往往出人意料的再发,为此需要长期每天坚持服药或终身植入起搏器预防,其困扰甚至堪比疾病本身。因此,血管迷走性晕厥成为对医患双方均较为困扰的一种疾患。

该病例为我院首例迷走神经消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手术取得成功,为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法。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三病区常规开展复杂疑难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文图/邱承杰)


(编辑/胡晓 校对/胡晓 校审/韩序 审核/李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