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赵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学术思想
学术思想

论小儿咳嗽

发布日期:2024-03-03   阅读量:159

《景岳全书·咳嗽》说:“咳证虽多,无非肺病”,张介宾《类经图翼》曰:“虚如蜂窠,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故肺脏居五脏至高之位,外合皮毛,为外邪入侵之门户,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感邪而为病。《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故咳嗽一病不止于肺,亦不离乎肺。然咳之基本病机,肺之肃降失常,气机上逆,冲击气道而致。临证诊治咳嗽可把握以下关系:

外感与内伤:肺外合于皮毛,开窍于鼻,外感六淫之邪,可通过口鼻直犯于肺,周学海《读医随笔》:“凡人之气,由口鼻呼吸出入者,其大孔也”;其实周身八万四千毛孔,亦莫不从而嘘噏(吐纳,呼吸),外感所致病者,十有六七。肺朝百脉,百脉之气血皆可汇聚于肺,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所云:“肺主气而位居最高,受百脉之朝会。五脏之邪气皆可传归于肺而为病”,《丹溪心法·咳嗽》:“以余观之,则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夫外感之咳,必由皮毛而入,盖皮毛为肺之合,而凡外邪袭之,则必先入于肺,久而不愈,则必自肺而传于五脏也。内伤之嗽,必起于阴分,盖肺属燥金,为水之母,阴损于下,则阳孤于上,水涸金枯,肺苦于燥,肺躁则痒,痒则咳不能已也。”外感咳者,必有外感支见证,古人云: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儿科为哑科,多不能准确表达,临床观察清涕与小儿之表证关联性尤为明显,然亦有病久体虚及素体肺气不足,气不摄津而致清涕外流者,不可不知,除此清涕以表证辨之多可获效,外感之咳,重在宣散外邪,肃肺之性;内伤之咳,当明其所相关之脏腑,理其气,调其血,驱其邪,观其脉症,随证治之。

气与血:肺主气司呼吸,对调节全身气机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肺朝百脉,且为气血交换之场所,气血调和则百病不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与血为人身之所有,可分而不可离,高世拭《医学真传》:“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现代医学认为,肺为人体气体交换的场所,一个完整的呼吸过程包括通气和换气两个方面,通气多由气道之通畅与否而定,换气功能主要由气血灌注比例决定,小儿肺脏的结构特点是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较丰富,肺脏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通气血流比值即通气与灌注的比值,正常肺泡通气量4L/min,肺血流量约为5L/min,比值约为0.8,维持这个比值,有利于维持肺通气和肺换气,实现肺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中医则重在强调气血之关系,一般而言,咳之初期,病多在气,重在调理气之升降功能,久病多瘀,久咳病多及血,治当气血同调,气血和则体安。

体用之关系:体者,有形之质也;譬如脏腑、血、津液等物,视而可见,触之可及。用者,无形之功能者也,譬若神、魂及五脏功能皆为此类。气血而言,血为体而气为用,体为内在之根基,用为外在之反应。一般而言,用伤为轻,体伤为重,用伤易疗,体伤难复,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用伤而体未伤,众医皆知,体伤,用未伤则诸医难辨,故临床可结合现代影像学以了解肺体。用病者多表现为功能失常,体病亦可表现出机能失常,且病之轻重有所不同,药亦有体用之别,调用之药多走气分,麻黄、杏仁、紫菀、冬花之属,治体之药多行血分,桃仁、赤芍、红花之类,体主静而用主动,体用以流动之体液相联系,气化与否为其连接的一个途径,其动而为用,静而为体。体用一源论。但用伤者但治其用,病多在气,肺主气故也,治气为主,总以恢复肺之宣降功能为第一要务。病之深入,致痰饮蓄积者,可在理气基础上加用通利之药。病久不解,肺津郁久,练液为痰,化热为腐,必成肺痈,此时,非用活血之药病不可除。辨证论治为中医之核心,证由症得,且症乃机体功用失常之外象,“用伤必症出,故察“用”为中医之所擅长。至于观体则为中医之所短,若拘于辨证,据用之变而推其体之伤,稍有不甚则多有所失。体用二者,用在外,为机体功能表现,初者仅用病,其病久不愈乃可累及于体;体居内,为用之物质基础,体既伤而用多受其害,遂致症出;故体用之病,无论何种皆要顾其用,至于顾体与否,则须详察。然亦有体伤已久,机体渐而耐受而其用似如常,医者多有不察,以致怡误病情,体伤须治其体而复其用,体用同治,相辅相成;

虚实关系:《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肺脏疾病的治疗应首辨虚实,其次处理气、血、痰之关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实证中属郁者十有八九,调节气血在全身的分布,盖中药之性味归经皆是引导气血重新分布以对抗邪气,正如人体自身,饮食后气血多聚于胃以促进食物消化,运动时气血趋于四肢肌肉;《素问.五脏生成》:诸气者皆属于肺;凡气致病,无出虚与郁两端,虚者补其气,补气可分直补和间补,直补者,补其肺,补其表,以黄芪为主;间补者,补其母,土能生金是也,补其脾土,以参补之。肾为气之根,元气为诸气之本,肺虚之久,必耗肺气,久则及肾。《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气之实者,多以气郁为主,复肺之宣发肃降、上通下达为治疗之重中之重。肺之位居高,治以肃肺为要,在表之郁当宣其肺,在里之郁当理其气,兼以活血,血为气之帅是也;无论虚郁,皆佐药引气血直达病所;痰为人体之津液所化,与水同类,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痰为标,气血亏虚为本,治痰不止于肺,《丹溪心法》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盖痰为津液所化,病之早期可通利,以泻肺水,津由热蒸,聚而为痰,可化而利之,待痰已成,吐而排之为最快捷之法。虚证之治疗需注意两点:久病多虚多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故扶正固虚,补肾通络为治疗肺脏久病的一大治法;

五脏论咳嗽:从肺论治,调肺以复气:《素问·宣明五气篇》:“五气所病……肺为咳”,咳不离乎肺,亦不止于肺,故治咳必治肺,咳嗽一症,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咳嗽,必以调理肺之宣发肃降,以复肺气。外感之邪,多从皮毛而入,治宜因势利导,宣肺散邪。咳初期病位多在肺,多无明显其他脏腑病变之见症。外感初起,治宜宣散外邪,清肺之郁热,方以麻杏石甘汤加减。吴鞠通《温病条辨》云:“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祛邪务尽,善后务细。盖早平一日,则人少受一日之害。”他脏之邪及肺者,又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从肝论治,敛肝以降气:《灵枢·经脉》有云:“肝足厥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肝为刚脏,将军之官,性暴急,肝木上通天气,中植于土,下通于水,为连接五脏六腑之通路。小儿乃肝木之体,禀少阳升发之性,体阴而用阳,五脏之气机调畅皆赖于肝,气机不畅则百病生,诚如朱丹溪所言:“气机调畅,百病不生,气机一郁,诸病生焉”;咳呈阵发性、痉挛性咳,甚则涕泪俱出,此肝咳也;肝体阴而用阳,阴不敛阳,则肝阳上亢,“肝气通于目”,肝气上迫,肝液上涌则为泪;肝血上逆则面赤而颈脉怒张;肝火伤及目络则目睛充血;肝火灼伤肺络则咯血、鼻衄;咳引两胁作痛为肝咳之征。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人身气机合乎天地自然,肺气从右而降,肝气由左而升,肺病主降日迟,肝横司升日速,呛咳未已,乃肝胆木反而刑金之兆。”指出阵发性呛咳为木火邢金之兆的病机,结合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体质特点及肝之特性,宜敛肝之阳,遂肝之性,故治宜疏肝柔肝敛肝为法,方以小柴胡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若肝气上逆较甚,佐以镇肝之法,若阵咳较甚,佐以解痉之药,经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外风宜散,内风宜敛。

从脾论治,运中以行气:《内经·咳论》中“此皆聚于胃、关于肺”,指出脾胃气机升降与咳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肺胃二脏通过经脉相连。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间亦通过经络相联系。肺气的肃降的正常与否,不仅与肺脏本身有关,亦与中焦气机的通畅,圆运动认为:中焦为枢,四肢为轴,人身之气机全赖中焦脾胃气机之斡旋,降胃即所以降肺。阳明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之邪气,皆可聚于胃而上犯于肺。 倘咳甚则呕,为胃气不降之表现。《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上,取之下。”为治咳从胃肠着手提供了依据。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腑通亦有利于肺之肃降,故临证治疗佐以通腑降气,腑气通而肺气通降有路。类百日可综合症一般而言,多缠绵难愈,《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云:“盖肺不上不咳,脾不伤不久咳”,指出脾伤是久咳的一个重要病因。中焦脾胃为全身上下气机之枢纽,肺气的下沉上达,无不经由脾胃,临证治疗以调理中焦气机为先,佐以通腑理气、健脾化痰之法。对于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寒热错杂,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从心论治,清心以降气:心主血脉,血液之运行皆与心有密切的关系,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心火上逆则影响肺气之宣发肃降,正如王肯堂曰:“火乘肺者,咳嗽上壅,涕唾出血,甚者七窍出血”。心咳多伴阵发性呛咳,咳甚甚者可伴见鼻腔充血、舌系带出血甚则目睛充血。《陈平伯外感温病篇》王孟英按: “温热为阳邪,火必克金,故先犯肺,火性炎上,难得下行”,指出火性上炎,克伐肺金的机理,临证治疗宜清心降火。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气亦行,清心凉血降火散瘀,故临证治疗宜气血同调,治疗重点在一“降”字,心与小肠相表里,清心以利小便,辨证基础上加用导赤散。

从肾论治,温肾以纳气:肾为先天之本,内涵元阴元阳,为五脏阴阳之本;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下元亏虚,根基不固,气浮于上而不得收摄,上逆而为咳为喘;《素问·脉解》中“少阴者肾也,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类百日咳症状多与夜间加重,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夜间阳气相对不足,加之小儿肾常虚,先天阳气储备亦不足,故症状以夜间为著。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说:“痰之源,出于肾,故劳损之人,肾中火衰,不能收摄,邪水、冷痰上泛”。“肾生痰”可由肾阳虚、水津不布而成,也可因肾阴虚,虚火煎熬而致。补肾调肾乃为治疗痰饮的治本澄源之法。沈自尹院认为中医“肾本质”主要包括下丘脑一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轴系及人体免疫功能、激素分泌及免疫功能与人体呼吸功能密切相关,所以补肾为治本治法。临证治疗肾阳不足,气化失司之咳,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

时间辨证:咳嗽具有明显的时间特点,不同时间咳嗽对临床辨证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代医学认为一切生命的活动都随着昼夜的交替、四时更替等时间的变更而呈现着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之为生物节律。这种生物节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组织、细胞对外环境及内环境的敏感性、反应性,也决定着机体的功能状态;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指出一日昼夜之更替变化对人身之疾病有很大的影响。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体阳气与外界阳气相通应,一天之中亦有不断消长变化的过程。自然之阳气符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轮回特点,人体之阳气昼行于表,夜入于里,此为人体随昼夜变化而作出相适应性的调节,天人相应即此理也。生理状态下,人体的各种机能会根据外界阴阳消长做相应的调整,从而保持气血津液有规律的生化输布;病理状态下,外界阴阳的变化,会成为病情加重、宿疾复发的条件。同时因人体阴阳消长会有不同的反映状态,呈现出不同发病时间节律性。人体气血盛衰皆有定时,十二经脉、脏腑九窍、气血津液的循行流注皆按一定时辰有节律的往复循环,而十二经气血流注节律往往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当气血流注于某一经时,该经气血充沛,脏气旺盛,可与邪争。即中医子午流注的观点,因而时间节律在中医辨证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昏咳嗽与清晨咳嗽:黄昏嗽病证名,又名黄昏咳。因肾虚虚火上炎或食积痰湿所致,每在黄昏时发病之咳嗽。《丹溪心法·咳嗽》:“黄昏嗽者,是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药,宜五味子、五倍子敛而降之。”《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黄昏咳,肾经阳衰阴弱,虚火上炎也。当补脾肺,生肾水,不可专用嗽药,宜六味丸、六君子汤间服。不论大人小儿,黄昏熟睡中忽咳两三声,食积痰也,消其痰而咳自止,宜二陈汤加山楂、神曲、麦芽。

类证治裁·咳嗽论治》云:“以一日计之,清晨嗽为气动宿痰。”《丹溪心法》中云: “清晨咳嗽属痰火。”一是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具有肺、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脾与胃相表里,辰时为胃主之时,脾虚胃亦虚,然而因湿困日久,气机不畅,阳气受损,升降不利,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上输以养肺,水液内聚,反因清晨阴消阳长,阳气蒸腾,炼液成痰,上干于肺而发病。二是痰饮留伏,清晨外界阳气尚弱,机体遇寒,触动伏痰,痰阻气道所致。阴虚肺热证发病时辰高峰点在子时,高峰期集中于夜间。斯建中认为,小儿久咳后,肺阴受损,午夜后阳长阴消,阴阳失衡,阴虚火旺,虚火灼肺,而发为咳嗽,故午夜咳嗽与肺肾阴虚关系最为密切。《类证治裁·咳嗽论治》云: “夜半嗽为阳火升动,宜滋阴潜阳。”《丹溪心法》中也云: “清晨咳嗽属痰火,夜间咳嗽属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