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赵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医案分享
医案分享

大叶性肺炎、肺坏死、肺空洞

发布日期:2024-06-07   阅读量:84

录某某,男,1岁5月,2014.4.22以反复发热、咳嗽1月为代主诉初诊。  

患儿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39.5℃,无咳嗽、鼻塞、流涕等,无畏寒、寒战,在当地医院诊为上感”,予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4天,效欠佳;后至登封市某医院查胸片考虑大叶性肺炎,遂转至郑州市某医院住院,查肺部CT示:右肺大叶性肺炎、胸腔积液、肺脓肿,予“头胞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针”静滴5天,胸腔引流出3ml左右黄浓色液体,患儿仍发热,体温38.6℃,后转至北京市某医院,予“拉氧头孢针”静点及“利奈唑胺”口服治疗近20天,患儿体温基本控制在37.5℃左右。但胸部影像较前加重。

    2014.4.22因大叶性肺炎、肺坏死,西医治疗2月余,体温仍不稳定,右肺巨大空洞北京某医院建议手术切除,但因体温不稳定,仍需要保守治疗待体温稳定后择机手术。考虑反复使用高等级抗生素,仍有发热,出院后遂来门诊求治于中医。

   就诊时症见: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咳嗽胸痛。体温在37-38℃之间. 2014.3.24痰涂片示:抗酸染色未检出抗酸杆菌,革兰氏染色检出阳性球菌呈短链状排列。

2014.4.19血清G试验22.8pg/ml(参考值<60),2014.4.22血清GM试验0.71,2014.4.8(参考值<0.5)。

胸部彩超示:右侧胸腔内可见大片多分隔状蜂窝样积液,单腔小,结论,不宜穿刺。肺CT:肺炎右肺巨大空洞

西医诊断为:1.重症肺炎;2.肺脓肿;3.肺空洞;4.胸腔积液;5.中度贫血。

中医诊断:肺痈(气虚毒热壅肺)

中药治疗:补气透脓,豁痰破瘀

方药:金苇肺热清加减        

生黄芪15g     南北沙参各15g     炒白术15g     苇茎20g

鱼腥草30g     葶苈子15g         冬瓜仁20g     生薏苡仁30g  

桃仁10g       大青叶15g         蒲公英15g     一枝黄花15g

茶树根15g     金荞麦15g         金牛根15g     天花粉15g

白芨15g       紫菀12g           款冬花12g     川贝10g

橘红10g       橘络6g            地龙10g       僵蚕10g

 蝉蜕6g       甘草6g

5副,水煎服,/2天

配合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及活菌制剂(布拉氏菌)治疗一个月肺部影像有所改善继续中药治疗2个月,体温正常,无咳嗽,面色红润,精神正常,复查胸部CT,肺空洞已痊愈。治疗效果超出预期,病人免除了手术切除的痛苦,成功保留了全肺,经济费用约几千元。

   按:肺脓肿中医称为肺痈,由肺中热毒蕴结引起,西医治疗主要有抗感染治疗、脓液引流和外科治疗等。本患儿先后使用“头孢替安、头胞哌酮舒巴坦、头孢孟多、万古霉素、拉氧头孢、利奈唑胺片”等多种高档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胸部彩超显示右侧胸腔内大片多分隔状蜂窝样积液,单腔小,已不宜穿刺行脓液引流;且患儿左肺也有肺炎,仅行囊腔切除可能会加重肺炎的演变,目前不宜手术,应先采取保守治疗,使肺炎急性病变得到控制,不致进一步发展.<<内经》虽无“肺痈”之名,却详细阐述了“痈、脓”的病因病机,如《灵枢·痈疽》篇曰:“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返,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指出痈疽的发生是由于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影响血液运行,导致局部红、肿、热、痛,而成痈疽。后世据此将肺痈的病因归结为内、外两个因素:在外多因风、寒、热等外邪自口鼻或皮毛侵犯于肺所致;在内多因恣食肥甘厚味,酿生痰热熏灼于肺所致,而正气虚弱,卫外不固,导致外邪乘虚侵袭,也是致病的重要内因。本病病位在肺,病理性质多属实、属热。因正气不足,外感六淫,加之内有痰热,邪热互结于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致痰热与瘀血互结,蕴酿成痈,血败肉腐,损伤肺络,脓疡溃破外泄,其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热壅血瘀,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肺病源流》所说:“肺痈,肺热极而成痈也。”

    本患儿使用抗生素治疗多日,正气已虚,故脓腔虽溃,脓液却不易吸收。治疗仅清热解毒透脓不能达到目的,一诊当以黄芪为主,补气托毒外出,才能去腐生新,促进脓液吸收,加千金苇茎汤合沙参清肺汤加减以补气养阴,化痰祛瘀排脓解毒,西洋参、南北沙参益气养阴;鱼腥草、蒲公英、大青叶加强苇茎汤清肺解毒之力;金荞麦、金牛根排脓祛瘀,天花粉透脓外出,白芨祛瘀生新;用葶苈子泻肺利水,紫菀、冬花、川贝化痰,橘红、橘络化痰通络,地龙通络平喘利尿,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三者合用宣降气机,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一枝黄花疏风清热,解毒杀菌;茶树根清热解毒、强心利尿。二诊加炒白术培土生金兼能燥湿制水,以消胸腔积液;加大葶苈子的用量以加强利水的功效,促进脓液的吸收,三诊:前方10后仍有部分病变未吸收,当属顽痰难以消退,故加海蛤粉、海浮石以加强化痰软坚之力,加鹿茸以益精血,托疮毒,正如《本草经疏》所载:鹿茸,禀纯阳之质,含生发之气……痈肿疽疡,皆营气不从所致,甘温能通血脉,和腠理,故亦主之。”四诊:加炒麦芽、焦山楂以消食健脾养胃,穿山龙以祛痰通络兼消食利水。五诊效佳,脓腔大部分已吸收,右肺三个被压缩的肺叶也渐渐恢复了原来的充气,余方案不变,徐徐收功。中医认为气血二者,相伴而行,气血壅滞,血涩不行,瘀而化腐,故治以行气活血化瘀,使血行通畅。

中医治疗疾病祛邪与扶正并举,标本兼顾,费用低,疗效好,副作用少,利国利民,不愧为国粹。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为华夏民族的繁衍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西方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医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为医生指明方向,为患者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