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室
坐诊时间
医院地址
互联网医院
病历复印
微信扫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科普视频健康资讯内科血液肿瘤科其它
在线预约

预约挂号

Appointment registration

健康科普视频

粘膜修复在外感病治疗中的思考——风热外感案

发布日期 2022-01-07字号调整
李国锋
李国锋
副主任医师
所属科室:血液肿瘤科
医生详情

不排队、不出门
扫码在线问诊

刘老师是跟随我多年的患者,从几年前自己从偃师过来看病,但现在全家老小,同事、朋友有问题都会咨询,只是因工作时间和性质的原因,近一年过来看病比较困难。因工作及体质因素,平素言多伤气,每月都会嗓子发炎,发烧,在当地处理效果不佳,且反复发作。

 

2020年11月14日就诊症见:头痛,鼻塞,咽痛,流黄涕,咽干口苦,纳可,胃烧不适,大便干,咳嗽无痰,舌淡苔白,脉细。查咽充血色红。

 

患者近数月每月都会发作上呼吸道感染,每次症状类似,均为鼻咽部干痛症状,自行服药没有效果,患者女性,教师工作,体格消瘦,素体阴虚,“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患者多言伤气,烦劳伤精,阴津亏耗而致虚火上扰,自用抗菌消炎或者苦寒清热解毒之剂,虽取效一时,终不能改变阴精不足,虚阳上扰的根本,故反复发作。

 

北京中医药大学孔光一教授曾指出:“肺胃伏热”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因素。若要根除病患,需要在控制症状后,养阴虚之体,清肺胃之郁热。

 

患者目前表现是一派风热上扰之证,治疗当辛凉清解,疏散风热,并配合调理气机,宣肺止咳的中药,方取银翘散加减。

 

药用:

金银花15g 连翘20g 荆芥12g 牛蒡子15g

淡豆豉15g 薄荷12g 白芷12g 枳壳12g

桔梗12g 川芎15g 射干12g 炙前胡12g

蜜麻黄12g 炒杏仁15g 当归15g 甘草10g

6剂,水煎服,日一剂。

 

2020年11月16日微信反馈,服用两剂已愈,嘱坚持服用剩余汤药以巩固疗效。后续巩固之法,当注意顾护阴津,清疏郁热。

 

前数周曾向毛德西老师请教人体黏膜在六经辩证中的定位,这个问题比较难说清楚,老师提到人体的粘膜,从口鼻、食道、胃肠到魄门,均有覆盖,不同部位的粘膜,很难用六经对应的层次去定位,可以分部位阐释,口鼻黏膜的生理特点,致病之由,辨证分型,治疗原则和调护方法,食道及胃肠粘膜的生理特点及病理变化,知常达变,总结规律,分析它们的共同点,找出各自部位的不同点,才能把问题讲清楚,讲全面。

 

今天结合以上病例,尝试着分析口鼻黏膜的生理特点。口鼻黏膜是我们人体的一道重要防御屏障,鼻腔粘膜通过分泌粘液来湿润、加热吸入的空气,并阻挡粉尘,细菌、病毒等,在中医辩证属于肺卫层面,肺气充足,卫外巩固,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不可轻入;而当黏膜病变受损,充血水肿,干燥少津等均会影响机体对外邪的抵抗能力,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均有口鼻黏膜的病变基础,所以治疗和预防此类疾病,重点就在于促进黏膜功能的修复。

 

上呼吸道感染的急性发病期,当根据受邪的性质及轻浅,机体的寒化、热化,辩证应用辛温解表、或清凉疏散、或疏风润燥、或芳香化湿,总以祛邪外出,引邪以出路。待外邪表散,当结合病人体质,粘膜生理特性,再施加调适之药品才是万全之策,即可避免病情的反复,中医上讲是固护肺胃之气,清解肺胃之郁热。实际即是通过药物帮助机体恢复粘膜屏障,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粘膜是遍布机体脏腑器官的组织,在人体中是重要的防御屏障,也是维持脏腑功能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无论是在外感或者内伤疾病的诊治中,对于粘膜组织的修复,是治愈疾病,恢复脏腑功能的根本,结合中医理论探究粘膜在外感内伤疾病中的致病及调适规律,对扩展中医诊治疾病的能力有现实的意义。

 

其中外感病中常见的症状比如:头痛、鼻塞、咽干、眼涩流泪、咽痒、咳嗽、纳差、腹泻等均与机体粘膜病变有关,外感头痛和血管痉挛引起的头痛有别,中医讲是风寒或者风热或者邪毒阻络引起,结合临床实践,外感引起的头痛是否和脑膜的相关病变或者外感所致的病理产物刺激脑膜有关(未查到相关文献支持,仅作理论探讨),外感鼻粘膜充血水肿引起的闭塞,咽部粘膜充血水肿出现的咽干咽痛,结膜充血出现的眼涩流泪,支气管粘膜病变出现的咳嗽、哮喘,胃肠道粘膜病变的纳差、腹泻等等。由此可见外感病中的大部分症状均可粘膜的损伤和病变有关,治疗外感病也一定要注意各部位粘膜修复的状态。这是近期自己对外感病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和理解,和同道分享探讨。

扫码下载豫中一APP
了解更多资讯

扫码便携访问
豫中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