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00-12:00(人民路院区、龙子湖院区)8:30-12:30(东院区)
下午:冬季14:30-17:30 夏季15:00-18:00(人民路院区)14:00-17:00(东院区、龙子湖院区)
24小时
Appointment registration
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剂型之一,但是煎煮中药是个细致活,很多年轻的家长不知道该怎么煎煮中药,它对煎具、用水、火候、煮法、服法都有一定的要求。今天介绍一下如何煎煮中药以及煎煮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确保您能正确煎药,保证疗效。
一、煎药器皿
煎煮中药以砂锅、瓦罐为好,也可以用搪瓷器具、陶器、不锈钢器皿、玻璃器皿,煎具的容量宜大些,且应加盖。忌用铁锅、铜锅、铝锅、铅或有害塑料制品,以免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产生副作用。同时要保证锅底干净,煎药前要彻底清除锅底的残留药渣和油垢。
二、煎煮用水
用清洁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用水量应根据药量、药物质地及煎药时间而定,一般以高于饮片平面3~5厘米为宜。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煎煮中药时应加盖,保证药液温度,适时搅拌、翻动,两次煎煮中药均应把水加足,保证药物吸收,避免中途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若不慎把药物煎煮干了,则应弃之。一般来讲,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两次服用,每次约200毫升,儿童注意减量。
三、煎煮火候
又“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为之“武火”,慢火煎谓之“文火”,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改为文火。
四、煎煮方法
先将药物浸泡30-60分钟,加水量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浸泡时间需要根据药材性质而定,叶、茎类药材为主的组方,可浸泡30分钟;根、根茎、种子、果实、矿石、化石、贝壳类为主的组方,可浸泡60分钟。
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归纳起来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冲服等不同煎煮方法。具体如下:
1.先煎药:主要指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代赭石、生铁落、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龙骨、牡蛎、海蛤壳、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龟甲、鳖甲等。此外,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他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2.后下药: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香薷、青蒿、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亦属后下之药。
3.包煎药:如果药袋内有纱布袋包装的饮片,此类药为包煎药。包煎的药物主要是指那些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用纱布包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时煎煮,以防止药液浑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辛夷、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土等。
4.另煎药:是指一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煎煮。如贵重药材人参、西洋参、冬虫夏草、藏红花、羚羊角、麝香、鹿茸等。另煎药在煎煮前也应该浸泡,煎出的药液可以另服,也可以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一般煎煮时间为2~3小时。
5.溶化:又称烊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粘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他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及蜂蜜、饴糖等。
6.冲服: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他药物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三七粉、羚羊粉等。
五、中药的服用方法
1.服药时间: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2次分服,间隔时间为4-6小时左右,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1日2剂。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取决于病变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前服。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慢性病宜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石淋、咽喉病需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
2.服药方法:一般宜温服。但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还须温覆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助汗出;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
3.服药禁忌:在服用中药期间要尽量避免食用绿豆、生冷、辛辣刺激及不易消化食物;服用何首乌时,应忌大蒜;服用茯苓时,应忌食醋。
正确煎药、服药才有益于健康,若是煎药、服药错误,对身体伤害极大。注意煎药细节,有助于身体恢复,希望大家多重视,力求科学煎药、服药,确保健康。
扫码下载豫中一APP
了解更多资讯
扫码便携访问
豫中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