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范围:
1.神经认知及发育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伴发认知情绪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创伤性颅脑损伤所致认知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
2.精神障碍,涵盖多种急性和慢性精神障碍,包括焦虑障碍、抑郁障碍、躯体症状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3.睡眠障碍,如失眠、嗜睡、睡惊症、睡行症、梦魇、快速眼动睡眠行为异常(RBD)、不宁腿综合征(RLS)等。
4.心身障碍,例如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消化系统溃疡等疾病引发的心身障碍,以及这些疾病伴随的焦虑、抑郁和躯体不适等心理问题。
5.药物不良反应,如过度警醒综合征、思睡、心绪不良、迟发性运动障碍、高催乳素血症等。
工作亮点:
1.神经科与精神科交叉融合:神经科医师和精神科医师临床协作,共同制定诊疗方案,在国内医院尚属少见。
2.优势病种中西医协作诊治:针对优势病种制定中西医诊疗方案。通过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诊断,个性化用药,协同治疗。西药控制急性症状,中药辨证论治并调理体质、减少副作用。
3.传统疗法与现代技术优势互补:采用针刺、艾灸、督灸、痧灸、火龙罐、刮痧、耳穴埋豆、穴位贴敷、气功(八段锦、五禽戏)、情志疗法(中医心理疏导)等多种中医治疗方式,秉承中医学“形神共治”的原则,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精神分析疗法、家庭治疗等多种心理治疗方法,结合心理量表、经颅磁刺激(TMS)、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生物反馈疗法等现代技术。

张海燕,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河南医学会精神科医师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副主委、河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抑郁、焦虑、强迫、恐怖、顽固性失眠、功能性躯体不适、进食障碍、更年期综合征、产后情绪障碍的心理减压,精神分裂症等疾病药物治疗,尤其对青少年成长、婚姻家庭等问题的心理辅导、咨询有较深的造诣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于俊丽,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河南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委员。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学术传承人。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焦虑、失眠、精神分裂等各类精神疾病,融合中医心理,国学文化,现代心理学指导来访者的人生价值,亲子关系和婚姻问题等。
张香芝,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河南省精神司法鉴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委员,郑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一直从事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治疗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擅长:心理咨询与治疗,尤其是失眠、抑郁、焦虑、强迫、精神分裂症、各种功能性躯体不适的诊治、康复等,可有效指导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和亚健康状态的调适。
马秀琴,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大学毕业后从事精神心理科近60年。根据多年经验总结,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应用自拟方药和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如中医刺络放血、耳穴针刺、穴位按压等治疗各类精神心理问题,并取得显著疗效。
擅长:治疗各类精神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顽固性失眠、抽动秽语综合症,各类头痛、癫痫、眩晕等。对顽固性失眠自拟健脑汤加减治疗效果得到患者认可。熟练使用中药经方治疗各种精神科顽疾,并进行心理健康方面咨询服务。
杨俊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精神心理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优秀援疆专家,法国马赛公立医院访问学者,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中法文化交流》主讲教师。致公党河南省直十五支部主委,致公党河南省委会医药卫生专委会主任。兼任中国药膳研究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艾灸保健推广委员会委员、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社区中医药专委会常委、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后心理与情感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免疫学会重症肌无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免疫学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运用经方、针灸、痧灸等中医传统疗法治疗睡眠障碍,焦虑,抑郁,躯体形式障碍,抽动症,癫痫,痴呆,脑血管病,头晕,头痛,重症肌无力等;运用中医养生理论调理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
张志娟,主治医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精神心理科门诊副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青年委员。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惊恐障碍,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进食障碍、各种躯体疾病伴发的心理问题等各种精神心理障碍进行诊疗,以及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
李涛,副主任医师,神经精神心理科病区(东院区)副主任,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睡眠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神经功能检测与精准调控分会第一届常委。长期致力于中医经典的学习和实践。
擅长:运用中医“六经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诊治失眠、发作性睡病、不安腿综合征等睡眠障碍及抑郁、焦虑、躁狂等情感障碍。
刘飞祥,神经精神心理科病区(东院区)副主任,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进修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会委员,河南省卒中后心理与情感障碍分会常委,河南省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持及参与国家、省、厅局级课题10余项,发表SCI及核心学术论文50余篇,专利2项,参编著作3部。长期从事精神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临证凭脉诊病,以脉处方。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精神分裂证、双相情感障碍、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睡眠觉醒障碍,抑郁等疾病。
韩焕,副主任医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中级心理治疗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河南科学保健学会脑健康专委会常委,河南省精神科医师分会委员。一直从事精神心理专业临床和科研工作。
擅长:运用药物治疗及认知行为、辩证行为疗法、正念等心理治疗技术和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药物成瘾、酒精依赖、工作学习适应障碍、神经性厌食、贪食、儿童青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及精神障碍(网瘾、抽动症等)等多种精神心理障碍,并擅长心理治疗少年时期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
王丽娜,主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首都医科大学毕业,进修并结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神经功能检测与精准调控分会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后心理与情感障碍分会委员。临床应用精神分析与动力性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技术,为婚姻情感、职业发展、子女教育、适应障碍、人格完善等方面提供心理治疗。
擅长:非器质性失眠症、REM睡眠行为异常、不安腿综合征等在内的多种睡眠障碍,以及抑郁症、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躯体症状障碍、烟酒等物质成瘾、抽动症、多动症/注意力缺陷综合征等精神障碍的诊断与中西医治疗。
张露苗 主治医师。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双心疾病、睡眠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功能性躯体不适、抽动秽语综合征、酒精依赖、神经性厌食/贪食症等多种精神心理障碍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熟练应用多种心理治疗技术,擅长青少年、婚姻家庭、更年期等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
张艳祥,主治医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研究生,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惊恐障碍,强迫症,睡眠障碍等多种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