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丁樱国医大师工作室  > 名医风采
名医风采

独家专访河南首位女性国医大师

发布日期:2022-02-01   信息来源:大河健康报   阅读量:392

2月8日,大河健康报以《河南再添1位国医大师和4位全国名中医》为题,报道了河南首位女国医大师丁樱。


53年从业生涯中,她带领的儿科团队,从昔日全院倒数第一到如今的全国第一,可谓实现了质的飞跃:


1999年,河南中医学院(现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仅有25张床位,日门诊量不足65人次,最少的时候整个病区只有三到五个患儿,医护人员比病人还多


23年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拥有床位609张,日门诊量最高2000余人次,年门诊量近60万人次,年住院患儿2万余人次



儿科“掌门人”丁樱究竟是咋做到的?大河健康报记者进行了独家采访。


不忘初心
让病人少花钱、看好病


丁樱在儿童疑难病上提出了很多开创性见解:



创新性地提出儿童肾病“扶正祛邪,序贯辨治”理论;首次将小儿肾病“标本”辨证分型体系写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本科及研究生教材在全国传播,并沿用至今;开创了河南省中医儿科肾病专科,创立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中医阶梯治疗方案,首倡儿童规范应用雷公藤制剂临床应用方案……


基层的工作经历,影响了丁樱的一生。

1968年,她从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林县河顺公社医院,在这里,丁樱看病、抄方、抓药、制剂,啥活儿都抢着干。


因表现突出,三年后被调入安阳化肥厂职工医院任临床医生,内外妇儿、中医西医,丁樱身兼数职,转眼又三年。


工作期间,丁樱感受到了农村的医疗水平与城市之间的巨大差距,目睹了基层群众缺医少药的困境,体会到了他们对医生的信任和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望。



一直以来,她给孩子看病都会坚持一个原则:少花钱、看好病

1974年,丁樱重返校园,进入河南中医学院学习中医。这一次,她是“有备而来”。

6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丁樱积累了大量的临床问题,带着问题上大学,在学习中寻找答案。

“这跟之前上学的状态完全不同,从死记硬背到灵活掌握、学以致用,我的收获巨大!”丁樱说。

中西医双重知识加持,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使得丁樱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临危受命
带领河南中医儿科跻身“国家队”

1999年,全国中医儿科发展正处在低谷期,丁樱临危受命,任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主任一职。

儿科一向以“三高一低”著称,即高付出、高消耗、高风险、低收入。儿科医生也总是扮演着又忙、又累、又苦、又穷的角色。

“我们看十个‘小病人’的收入相当于其他科室看一个成年人的,儿科医生干得很苦,信心也不足,很多医生后来干脆直接转行。”丁樱回忆道。

丁樱全面接手儿科时,科室发展举步维艰、人才流失严重,属于医院的“弱势”科室。

经过充分、广泛地研究、学习较过去已呈现出巨大变化的儿科疾病谱,丁樱创新性地提出“专业分化”的理念,力破儿科“门门通门门松,什么病都看,什么病都不精”的刻板印象,学习国内外前沿医学知识,聚焦小儿肾病、呼吸、脑病方向,发展风湿免疫、小儿神经内科、遗传代谢、生长发育等相关专业。



随后,在医院的全力扶持下,持续扩大儿科的空间规模、诊疗配置、就医环境。

与此同时,发展学科优势病种,研制院内制剂,打造中医药疗法的核心竞争力。

不到10年,科室的床位数量、日门诊量已翻10多倍!从过去的25张床位到现在的609张,从仅20多人的团队到现在的371人。

目前,该院儿科已经发展到9个病区,细分出17个专业,就医环境、软硬件设施也在不断改善、升级。

学科的临床规模、专业特色、业务水平、年业务量等在国内同行业稳居第一位。

2004年,丁樱所带领的儿科成为国内首家中医儿科医院(院中院)。

经过20余年的发展,该学科已成为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河南省重点学科、专科,省中医名科等。

2015年12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获省里正式批准并挂牌。

2016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河南省建设国家儿童(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主体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全国中医儿科会诊中心。

2018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儿科区域诊疗中心,并实现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本科专业的全面招生。



河南中医儿科犹如一匹黑马,势如破竹般跻身国内第一学术方阵。

在众人眼中,丁樱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但从过去的“吊车尾”到如今医院的“王牌学科”,“逆袭”之路背后的艰辛可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最忙的时候,丁樱一天向领导打过17个报告,在科室和办公楼之间无数次地穿梭;最难的时候,一向坚强的丁樱也掉了眼泪;最累的时候,凌晨加班是常态……

在获得国医大师这一中医药界的最高荣誉之前,丁樱的名字早已成为儿科领域的一张名片。


解题破局
静心学中医,力破传承难


“中医传承难,难在观念上。”丁樱说。


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临床前10年,对西医热情更高的现象。学中医不信中医、不爱中医,从而导致中医难以传承。

从医53年来,丁樱分享着她的成长路径。

在校期间掌握西医的基本知识后,再静下心来深入研究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不断挖掘中医知识的深刻内涵,两条腿走路,走得更稳、更快。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我是这条路的亲历者,同时也是受益者。”丁樱说。

中医、西医都不是无所不能的,都无法单独解决所有问题。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才能扬长避短。

丁樱介绍,比如一些需要放化疗的病人,西药起效快,但有一定的副作用,此时配合中药,起到减少副作用、降低复发率、提高缓解率的作用。



除了改变观念、主动学习、潜心研究外,国家提倡的师承教育也在致力破解中医传承难这一困境。

2018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并开展第三届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及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项目,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时间成立“丁樱名医工作室”,进行名老中医经验挖掘,全面深入整理、继承、推广“全国名中医”丁樱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建立全国名中医丁樱教授学术经验传承推广平台,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传承人才,推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2021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强调,要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提高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加强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



30多年来,丁樱培养出了百余名硕士、博士、博士后及师承大夫,他们大多数已成为国内外高校医院或基层单位学术和技术骨干。

思想认识有高度、专业学术有深度、对待别人有温度,国医大师的当选,是对丁樱老师50多年在中医儿科事业上不懈追求、无私奉献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河南中医药大学及中医一附院近些年实施人才工程成效的最好体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任献青说。


再次出山
冲刺国家医学诊疗中心、打造国家一流学科

2021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成立了全国首家儿科医学院

在主动提出辞去儿科医院院长5年后,年已古稀的丁樱教授再次出山,担任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院长兼一附院儿科医院院长的职务。

再次出山,丁樱的目标很明确:冲刺国家医学诊疗中心,打造国家一流学科。

围绕这两大目标,丁樱将率领团队在打造人才梯队、发展龙头专业、完善体制建设三方面下功夫。

我打造了团队,团队成就了我。”数十年的磨炼过程让丁樱逐渐感受到团队建设对于学科发展至关重要,从年龄、学历、特长、临床经验、教学经历等方面,进行人员配置,打造、壮大医教研三大人才梯队。



临床方面,在现有的基础上,将专业方向进一步分化、细化,与时俱进地打造龙头专业、发展优势专业。

对于一些轻症,实行“大门诊小病房”;而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实行“小门诊大病房”。

同时着力打造中医药这张“王牌”,成立中医特色治疗部

河南中医药大学为儿科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培养的平台,接下来,儿科医学院将在体制建设方面逐步完善。

学院成立后,高年资的中医教师们进入课堂,同时也把学生们带到临床,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

我对学科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丁樱坚定地说。



☞   记者手记
2月8日,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开展的第四届“国医大师”评选结果公示,继李振华、唐祖宣、张磊三位国医大师之后,来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丁樱当选河南首位“50后”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是中医药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国医大师”的称号是中医药行业的最高荣誉。

记者由衷地敬佩这位年过古稀依然神采奕奕的儿科大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采访,走进她的中医人生后,记者逐渐理解了“国之大医”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