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湿气重,是外湿还是内湿?怎么用四君子汤和六君子汤?
发布日期:2022-05-26 信息来源:丁樱儿童健康 阅读量:340
孩子湿气重,是外湿还是内湿?怎么用四君子汤和六君子汤?
最近不少家长在后台留言,让我讲讲孩子脾虚、湿气重的问题。正好小满后的这段时间,南方很多地方阴雨不断,空气湿度非常大,孩子容易有湿气,今天就说说这个问题。
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最近的雨水是越来越多,特别是南方有些地区的降雨量,甚至突破了往年记录。
雨天连绵不绝,南方人最怕的就是湿气重,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想祛湿气。因为湿气很烦人,让大人没精神,让孩子不长个。
然而想要有效地祛湿,必须得搞清楚孩子处于湿气的什么阶段,严不严重,因为不同情况的湿气,应对方法并不相同。
分辨湿气的轻重深浅
以往和大家讲过,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
外湿是外部强加的,祛湿较为简单
祛外湿相对简单,多是孩子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使外界的潮湿侵入体内造成的。
因为大部分外湿病位都比较浅,只是停留在体表、头面,影响孩子体内气机运行,所以症状往往表现为身体困重、头晕昏沉、没有精神、皮肤长湿疹等。如果看看他的舌头,可能发现舌头表面比较水滑,有一层白白的舌苔,但不是很厚腻。
外湿多是因为外界环境强加给身体的,对孩子本身的体质和脏腑功能影响相对较小,如果尽早把体表的湿气给发散出去,湿气重的表现基本就能消失了。
内湿多由脾胃虚弱引起,大致分3种
相比之下,内湿就比较麻烦。虽然长期外湿也会导致内湿,但内湿多是由脏腑功能失常,比如内在脾胃虚弱引起。孩子的脾胃运化出了问题,导致体内的水湿排泄不出去,停留在了体内。
短时间内,主要表现为大便不成型、粘马桶、困倦、没精神、犯懒、容易积食厌食等症。时间久了,体内的湿就逐渐向两个方向去发展。
一是化火,也就是转变为湿热。具体征兆就是,舌头依旧水滑,但是舌苔开始由白变黄变厚腻,嘴巴有异味,大便开始燥结,排便不畅。
另一种则是生痰。痰为湿聚,这个“痰”除了嗓子里的痰,还有身体各个部位的痰湿瘀堵。原本对小孩子来说,身体稚嫩,阳气旺盛,痰湿是比较少见的,但是随着我们物质条件的丰富,痰湿体质的孩子越来越多。
最典型的就是小胖子,小小年纪,大大肚腩,这就是体内痰湿的外化表现之一。当然,肥胖的小孩子,一些成年人的“三高”症状也会找上门,各种生长发育的麻烦会接踵而至。
此外,痰湿体质的孩子,舌体会因为水分过多像水肿一样,舌边也会开始有齿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胖大齿痕舌。
3种方式祛外湿
几种湿气中,祛外湿是最简单的,可以通过下面三种方法。
一是阻断湿气的来源。既然外湿来源于环境,那我们就可以改变湿气重的环境。比如,雨天湿气重,尽量少出门,更不要淋雨;如果房间内比较湿,可以用抽湿机或空调降低房间的湿度;同时,洗澡后及时擦干、吹干头发,不要给孩子穿潮湿的衣物等等;
二是运动。动则生阳,通过运动来升发阳气,同时排汗也有助于把湿气逼出体外,但是运动强度不要太剧烈,可以带孩子逛逛公园、踢球、慢跑、骑车等,尽量不要出大汗;
第三,可以通过给孩子喝温热祛湿的粥或者汤的方法,把汗发出去,从而排出体内的湿气。如果汤中加点除湿利水的冬瓜,或者煮一碗冬瓜鲫鱼汤,就更好了。
3个方,辨证祛内湿
湿气+气虚,用四君子汤
如果内湿情况还不是很严重,或者孩子除了外湿的症状外,还有脾气虚的表现,比如消化不好、不爱吃饭、声音低微、没有力气等,那么可以适当吃一些专门调补气虚的方子,比如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以“君子”命名,是气虚之人首选,从脾胃发散到全身。方中第一味药是人参,如果是孩子用,可以换成党参或者太子参;第二味是白术,能够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被古人誉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第三味是茯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第四味是“和事佬”甘草,能够调和诸药,缓和地增强药性。
痰湿,用六君子汤
如果内湿的情况已经积累了一段时间,孩子已经表现出痰湿体质,比如出现肥胖、胸闷、爱吃甜食、肉类、容易呕吐等症状,那光是补气就不够了,还需要将孩子体内的痰湿化掉,同时再去补气。
应对这种情况,推荐六君子汤。其实六君子汤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再加入两味药——陈皮和制半夏。
陈皮、半夏,再加上四君子汤原有的茯苓、甘草,其实是经典的化痰方——二陈汤。六君子汤刚好把二陈汤包含进去了,也就是说,六君子汤在补气的基础上,同时把身体的痰湿也化掉了。只有把痰湿化掉,补气才能补得进去,而补气健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痰湿化掉,由此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湿热,喝薏米粥、鲫鱼汤
小满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此时应该让皮肤出汗,把热邪透出,不能太早开空调,让热毒、湿邪瘀积在体内。
闷热潮湿的环境或者内湿时间久了化热,都会导致湿热的情况。这时候可以给孩子吃些清热祛湿的食疗,像赤小豆薏米粥、绿豆薏米粥、冬瓜鲫鱼汤都是不错的选择。
看完这篇,家长应该对各个阶段的湿气的处理,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希望孩子们都能远离湿气,脾胃健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