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制”益儿粽,调理孩子阴虚、瘦弱、长不高……
发布日期:2021-06-10 信息来源:丁樱儿童健康 阅读量:127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基本每家每户都会吃粽子。给孩子吃粽子,很多家长会担心一个问题:积食。今天就教大家制作几种不同材料的粽子,不仅不容易积食,还能顺带调理孩子的健康问题,让孩子在端午节安心吃粽!
通过日常的饮食调节,达到“治未病”的效果,这是中医食疗养生的智慧。到了端午节,吃什么,大家当然是选择粽子。
但说起粽子,很多家长会犹豫要不要给孩子吃,一是怕不好消化积食,二是家长并不认为吃粽子对调理孩子能有什么功效。
其实小小粽子内有乾坤,里面的内容就是中医食疗养生发挥功效的关键所在。馅料不同,粽子的功效也大有不同。
大家不妨趁端午还有几天,自己买材料和孩子一起动手做起来!
自制端午益儿粽,融融亲情在其中
市面上最常见的粽子是红豆蜜枣粽,如果给孩子吃,我建议红豆改为赤小豆,蜜枣用红枣代替。
端午益儿粽
材料:糯米500克、赤小豆120克、红枣若干颗、粽叶24片。
做法:
1.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里浸泡至能捏碎,备用。
2.将赤小豆洗净,泡1.5小时后再和糯米放在一起拌匀,备用。
3.将粽叶洗净,放入锅内煮约半小时取出,用凉开水浸泡,备用。
4.取三片粽叶摆齐,卷成圆锥形的筒,放入拌好的糯米、赤小豆,再塞入1颗红枣,包成粽子形状,用绳扎紧。
5.将包好的粽子码放在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后,改用小火焖约3小时,即可食用。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利湿。
端午前后的天气湿热比较严重,赤小豆能够健脾祛湿,利水消肿,起到更好的利湿清热的作用,所以用赤小豆比红豆更好。
之所以不建议蜜枣,主要是因为经过蜜饯加工之后,蜜枣不仅含糖量高,还比较滋腻,容易生痰湿,所以最好用红枣代替,并且放1颗就好。
赤小豆加上温补的红枣,在利湿清热的基础上,增加了益气补血,健脾和胃的作用。平时容易脾虚腹泻、气血不足的孩子也可以吃。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吃粽子积食,主要是由于糯米不易消化。面对这个问题,主要就是控制孩子吃的量就可以了,特别是已经有积食、便秘、上火的孩子,更不宜多吃。
但其实糯米本身有补中益气、止泻止痢的功效。《本草纲目》里记载:“脾肺虚寒者宜之(糯米)。”所以家长不要误解糯米,其实它是适合孩子吃的。适量食用对于脾胃气虚导致的腹泻、体虚、自汗反而有一定的效果。
益儿粽加减,调养孩子更全面
除了上面的粽子配方,大家还可以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做一个材料的加减,这样能更灵活更有针对性地应对孩子的问题,也会更适合不同孩子的不同体质。
夏季孩子伤津阴虚:
加鲜百合50克、桑葚15克、枸杞子15克
夏季高温潮湿,孩子本身就容易出很多汗,如果感冒也更容易化热、高烧。持续高烧之后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伤津耗阴,常表现为睡觉盗汗、大便羊咩屎,甚至感冒后干咳不断尾,阴虚火旺经常上火。
对于阴虚的孩子,可以在养生粽里加入鲜百合、桑葚和枸杞来养阴润肺,补肾生津。
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心肺同补。
桑葚
味甘、酸,性寒,归心、肝、肾经,补血滋阴,生津润燥。
枸杞
味甘,性平,归肝、肾经,滋肾润肺,补肝明目。
头发指甲无光泽,长得慢:
加黑豆50克,黑芝麻50克
如果孩子头发干枯、指甲无光泽,身高长得慢,和肾精不足有很大的关系。这时候可以多给孩子吃一些黑色的食物,“黑色入肾”。养生粽里加入黑豆和黑芝麻,能够补肝肾、促长高。
黑豆
消食健胃,与乌梅相辅相成,能更好地缓解孩子食欲不振和积食的问题。
黑芝麻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夏天孩子容易积食、湿气重,加入陈皮既增强了行气消积的作用,还能祛除体内的湿气。
肌肉松软、腿脚无力:
加板栗60克,去心莲子30克
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的发展是很关键的。很多家长不知道给孩子补钙的关键在于补肾、强脾胃。“肾主骨”,“脾主四肢肌肉”,如果孩子肾气不足、脾胃虚弱,就容易乏力、肌肉松软不实,那么就可以在粽子里加入板栗和莲子,既补脾又益肾。
板栗
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补中益气,培土实脾,强筋骨。
莲子
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补中益气,培土实脾,强筋骨。
孩子暑湿困脾,有湿疹:
加绿豆60克,白扁豆60克,薏苡仁60克
夏季暑湿热重,孩子会表现出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还容易起湿疹。养生粽里加入绿豆、白扁豆和薏苡仁,能够利水湿,解热毒,消暑健脾,与赤小豆相辅相成,堪称消暑祛湿良药,加以性味清凉兼有治病功效的粽叶包裹,很适合暑湿困脾的孩子。
绿豆
味甘,性寒,入心、胃经,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是解毒消肿的要药,对于各种痘疹都有不错的效果。
白扁豆
味甘,性微温,入脾、胃二经,健脾化湿,和中消暑;补阴而不滋腻,化湿而不燥烈,为缓和滋养之品。
薏苡仁
味甘、淡,性平,入脾、胃、肺经,健脾补肺,清热渗湿。
再加一个香囊,更好应对毒五月
农历五月素有“恶月”、“毒月”之称,主要是因为这个时节天气炎热,湿度加重,蛇虫鼠蚁滋生,细菌病毒肆虐,是中暑、虫害、传染病的高发时段。古人在端午时会插艾、饮雄黄酒、戴香囊等种种习俗,总结起来就是四点:避病,避疫,驱虫,驱邪。
面对这样的时节特点,大家可以自制一个香囊方,让孩子随身佩戴或者放在家里,能避免湿浊之邪困阻中焦脾胃,也可以驱毒辟邪、避免蚊虫侵扰,对于现在南方“抬头”的新冠疫情预防也有一定的作用。
辟秽香囊
材料:苍术15克、白芷15克、菖蒲15克、川芎15克、香附15克、辛夷15克、青蒿15克、藿香15克、艾叶15克。
做法:上述药材一起打粉研成细末后,用棉布袋缝制成香囊,随身佩戴或置于居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