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咳嗽高发季,如何预防和对症用药?1篇讲清楚
发布日期:2021-10-14 信息来源:丁樱儿童健康 阅读量:157
入秋后,天气变化无常,很多孩子都咳嗽起来。家长们各种招数轮番上阵,孩子的咳嗽却始终不见好,为什么呢?原来是家长判错了咳嗽类型,用错了方法。今天我们就好好说说现在高发的——秋燥咳嗽。
秋天咳嗽,多半是燥咳
秋天的主气是燥,雨水越来越少,干燥会越来越明显。
人时刻处于大自然的环境中,一定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秋天时,人们容易口渴,总觉得皮肤干干的,鼻腔也没有夏天那么湿润,动不动就容易上火……这些表现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秋燥”。
秋燥还会引起一个表现,就是燥咳。那么什么是燥咳呢?简单得说就是因为干燥而导致的咳嗽。肺乃娇脏,喜润恶燥,因此燥邪最容易伤肺,而引发咳嗽症状,正如《症因脉治·伤燥咳嗽》中所说:“天行燥烈,燥从火化,肺被燥伤则必咳嗽。”
如果孩子出现咳嗽痰少或无痰,痰液不易咳出,伴随喉咙干、鼻子干、口干、大便干、皮肤干、眼睛干等症状,很可能就是燥咳。
区分温、凉燥咳,记住2句话
秋燥咳嗽还要分清温燥、凉燥,二者均可引起咳嗽。一说到辨证,很多家长就头疼,孩子经常是这个证型的表现也有,那个证型的表现也占,那到底属于哪一种呢?
其实正如家长所说,孩子的病情表现经常是交错的,那么我们辨证的时候就要记住一点:抓主症!也就是看孩子最主要的症状是哪个证型,那就先按这个证型去处理。每一个证型不需要每一点都符合,当然复杂的实在自己辨证不了的,还是要去看医生。
温燥咳嗽的重点在“温”
温燥引起的咳嗽主要表现为:痰少或无痰,伴心烦、口渴、面红、舌红。温燥引起的咳嗽重点在“温”, 心烦、口渴、面红、舌红都是温热症的表现。
凉燥咳嗽的重点在“凉”
凉燥引起的咳嗽主要表现为:痰少或无痰,伴流清鼻涕、舌白。凉燥引起的咳嗽重点在“寒”, 流清鼻涕、舌白都是寒症的表现。
总的来说,如果孩子咳嗽时,出现明显的“干燥”症状,那么多半为燥咳。如果这种干咳的表现出现在秋天,燥咳的机率更大,再根据主要症状辨证区分温燥还是凉燥引起的咳嗽就行了。
燥咳总不好?试试一汤一散
前面我们说过,燥咳分温燥还是凉燥引起的,因此在应对方面,我们要以“润燥”的同时,兼顾温、凉之别。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是孩子原本就肺气比较虚弱,那么燥咳可能持续较长的时间,甚至超过半个月以上,所以秋天发现孩子干咳,要及时调治。
一汤——桑杏汤
桑杏汤出自经典医书《温病条辨》,是治疗温燥咳嗽的经典方剂,其中桑叶、薄荷、豆豉疏风解表,杏仁、前胡、牛蒡子肃肺止咳,南沙参、大贝母、天花粉、梨皮、芦根生津润燥。全方清宣凉润,护肺止咳,对于风燥伤津、干咳少痰有较好的效果。
桑杏汤
【材料】桑叶10克、薄荷5克、豆豉10克、杏仁9克、前胡10克、牛蒡子10克、南沙参10克、大贝母10克、天花粉15克、梨皮10克、芦根15克。
【做法】所有材料洗净下锅,加水400毫升,煮沸后转为小火,煮取150毫升,温服。
【适宜】温燥咳嗽,症见干咳少痰,伴心烦、口渴、面红,舌红者。3岁以上孩子可用。
【禁忌】蚕豆病禁用。
一散——杏苏散
杏苏散出自经典医书《温病条辨》,是治疗凉燥咳嗽的经典方剂,其中苏叶、杏仁疏风止咳,桔梗、枳壳、前胡宣肺止咳,半夏、茯苓、陈皮理气化痰,甘草、大枣调和诸药。全方清宣凉燥,化痰止咳,对于外感凉燥、干咳少痰有较好的效果。
杏苏散
【材料】苏叶9克、半夏9克、茯苓9克、前胡9克、桔梗6克、枳壳6克、甘草3克、大枣3枚、杏仁9克、陈皮6克。
【做法】所有材料洗净下锅,加水400毫升,大火煮沸后转为小火,煮取150毫升,温服。
【适宜】凉燥咳嗽,症见干咳少痰,伴流清鼻涕、舌白者。3岁以上孩子可用。蚕豆病可用。
抓住这2点,预防燥咳胜于治疗
学会喝水
秋天主燥,要适当补水。有的孩子喝水喝得少,或者根本不喜欢喝水;有的喝水喝得多,但是水分没有被身体所吸收,也达不到补水的效果。如何引导孩子喝水?怎样喝水才是正确的呢?下面3点家长要注意:
1、给孩子准备可爱的水杯,或者让孩子自己选择水杯,提高孩子喝水的兴趣;
2、不喜欢喝白开水的孩子,家长可以适当在水里加一两片柠檬来增加口感;
3、喝水也要少量多次,每次小口小口地喝,提高喝水的频率,这要比一次性大口大口地喝很多,更容易让身体所吸收。
如果室内太干燥,可以用加湿器来增加环境的湿度,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孩子燥咳,也能有效减少孩子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发作。
小儿推拿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推拿方,每天做也能起到预防秋燥咳嗽的作用。3岁以上的孩子,手法要根据年龄适当增加次数,比如4岁的孩子就做400次,5岁的孩子做500次,以此类推。
手法:
开天门50~300次、推坎宫50~300次、运太阳50~300次、揉耳后高骨50~300次、平推肺经50~300次、揉内劳宫50~300次、揉二马50~300次。补脾经50~300次,揉四横纹50~300次,运板门50~300次。
开天门
推坎宫
运太阳
揉耳后高骨
平推肺经
揉内劳宫
揉二马
补脾经
揉四横纹
运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