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辰教授临证特点
发布日期:2021-08-12 阅读量:1607
段海辰教授从事教学、临床、科研数十年,理论造诣精深,临床经验丰富。通过跟师学习通过载录病案,阅读经典,分析总结等方法,围绕段教授的治疗特色,认真梳理总结了其辨证思维方法及用药规律。从段海辰教授接待病人、四诊分析、辨析病因病机,到遣方用药等都受益匪浅。段教授常说“中医看病是门很深的艺术,开处方就像大厨炒菜,八角、茴香、花椒等各色作料都下,但张三炒的好吃,李四炒的味道就不行,这是为什么?因为它讲究的是辨证与配伍,抛开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营卫气血辨证,就不成为中医了。” 段教授在临床实践中重视辨证,四诊中尤重问诊,辨证论治重视基础体质,治疗强调整体调节,注重阴阳平衡协调,重视对患者的心理调节,中西医结合治疗。段教授在临床中有很多诊疗技巧,方法和经验等特点值得学习。
一、四诊中重视问诊
段海辰教授认为认为现代医学通过化验检查就可以很明确的知道病位,病症,但是在古代没有现代这些仪器设备,看病仅凭询问病人,观察面相、体态,闻气味、辨声音来判断疾病病位、病性。但面相,体态,气味提供的信息毕竟有限,而且病人的主观感受,求诊的主要愿望,希望解决的主要痛苦等还都是要通过病人自身的描述才能准确了解,这些都需要通过详细询问病人才能掌握,通过问诊不仅可以了解到病人的主观痛苦感受,通过向病人的询问沟通还可以了解与疾病本身无关但会影响到疾病进展和预后的因素,可以给病人以引导和心理调适及安慰。病人来就诊是带着痛苦,所以问诊时态度要和蔼,语言要友善,切忌生冷硬,问诊要详细,除了病人主诉的主要痛苦外,还要仔细询问病人的就诊治疗用药情况,通过和病人的沟通了解,能够更好地把握病人的主观痛苦感受和客观病情,在辨证时分清矛盾的主次轻重,生活起居饮食方面能给予合理切实的建议,更好的解决病人痛苦。比如同时腹泻的病人,建筑工地上工人和居家生活的家庭妇女在生活环境和饮食供给方面就不同,在选药用药剂型、服用方式上就不能等同,在药物煎煮方法、饮食禁忌及用药选择上就要斟酌,这些都是要经过详细的问诊才能了解得到的。
二、整体调节,协调阴阳平衡
段海辰教授诊治疾病深受《内经》阴阳平衡思想的影响,对《内经》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内经》阴阳平衡理论体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和基础,阴阳平衡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根本,也是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治病的基础和根本。人体的生命现象和所进行的功能活动都包含在阴阳对立转化的过程中,疾病产生的原因就在于机体阴阳的失衡。中医辨证强调“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整体观,要求的就是要保持人体自身的阴阳平衡和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无论对任何疾病的治疗,都不能脱离这个总的原则,用这样的原则去解决疑难杂病,常能化繁为简。段教授在治疗疲劳综合征、心悸、失眠等病时,都可见到其平衡阴阳的体现。段教授认为疲劳综合征是由于长期劳累烦劳过度,耗伤脾肾,正气不足,阴阳失调所致,治疗应以调补脾肾,恢复阴阳平衡为法。失眠虽有虚实之分,但无论虚实总体表现也为阴阳失衡,因多种诱因造成阴不敛阳,虚阳上扰,心神不安,治疗宜益阴敛阳,协调阴阳平衡,才能改善睡眠。
三、衷中参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治疗疾病以辨证为主,西医以辨病为主。段教授注重中西医结合应用,在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时,也重视对西医病症和机理的研究,常常讲中医大夫不仅要掌握中医知识,也要学习西医知识,看病时除了望舌诊脉,还要详查病人的化验检查报告,必要时进行化验检查,从中医的证和西医的病两方面来分析诊治。中医学是通过望、闻、问、切分析病因、病位与病性,进行宏观辨证。西医学是从病因学、病理学的角度用各种先进检查手段进行微观辨证,是中医宏观辨证的细化和延伸。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解决同样的问题,作为以治病救人为目的的医生我们就都要掌握,针对不同疾病不同个体选择最有效恰当的方法,或者二者结合应用,段教授不仅熟读经典,而且每日学习,关注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比如我们通过西医学的化验检查出病人血糖高,但病人没有症状,采用望闻问切就收集不到信息,就可以采用西医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我们要了解掌握降糖药的应用。又比如患者主诉症状较多,而化验检查却发现不了病灶或者阳性的结果,这时就可以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遣方用药,无论何种何类疾病,段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都能对疾病做出全面的诊治。
四、辨证论治重视基础体质
段海辰教授认为人受命于先天,得养于后天,既受先天遗传影响,又受后天自然环境、饮食结构、年龄、性别、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体质有阴阳气血盛衰寒热虚实的差异。《灵枢·论痛》中指出“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段教授临证中非常重视患者的基础体质对病情的影响,比如年龄、性别、高矮肥瘦,往常易患何病、营养状况等等都会影响到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同样是自汗病人,体质盛壮者多实证,宜从湿热辨证,体质虚弱者多虚证,宜考虑气血阴阳亏虚存在。同样是外感发热,有从阳化热,壮热,咽痛;或从阴化寒,畏寒,腹痛,腹泻,治疗选药时就要考虑患者基础体质对疾病转化的影响,未转先防,截断病情进展,防止认识不清助纣为孽,加速病情的恶化转归。《灵枢·卫气失常》亦说:“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另外,段教授在施治时特别注意顾护肠胃,在辨证用药时注意不可过于攻伐,选药避免伐胃之品,尽量选用煎煮后没有怪异气味,难以下咽的药物,常说病人闻到药味就难以入口,还谈何服药治病,如何坚持用药,想让病人依从性提高,就要切实从病人角度考虑。
五、注重心理调适
段海辰教授常告诫我们:病人之所以花钱花时间来求诊,是由于机体病变给患者带来了痛苦,我们常说有啥都不要有病,没有几个病人是高高兴兴,满心欢喜来医院看病的,有些病人受病情折磨困扰较久,甚至出现烦躁,抑郁,情绪不稳,也有的长期求治无果,但又不得不治,就抱着怀疑或敌对的情绪,各种情况都存在,更有很多疾病本身就产生于心理失衡,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情绪对全身器官组织功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稳定的情绪可以自动调节机体功能。我们中医也提出情志致病,“怒伤肝,喜伤心……”说明了不良的情绪影响会造成或加重躯体疾病。我们在接诊患者时首先要有仁爱心,要理解病人的痛苦,对病人要态度和气,耐心细致,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精神心理调适,充分建立病人的信任,并耐心地对病人进行病情解释、预后及注意事项等,缓解病人心理疾苦。作为医生,光掌握治病技术还不够,还要了解人情世事,体察患者的心理状态,从患者自身考虑,治疗时给予心理疏导或暗示,才能真正解除患者的痛苦。在诊治病人时段教授总是耐心听取病人的诉说,理解和宽慰病人,诊治过程中会告知其病因及可能的病程及转归,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解除患者精神和身体上所受的痛苦折磨。
上一篇:段海辰教授痰病学术思想
下一篇:段海辰教授临床用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