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辰教授从痰论治经验之怪病多由络寻痰
发布日期:2021-08-10 阅读量:1407
古人谓“怪病多为痰作祟”,对于疑难怪病,段海辰常于细微处探查,寻常人之不思,从痰着手,循经络辨证,常能曲径通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采用这样的思路段海辰治疗多例疑难怪病,效如桴鼓。
典型病案1:
夏XX,女,63岁,2012年3月4日初诊
主诉:左乳下部位碰触既呕吐25年
现病史:诉25年前因露天产子后既得。于左乳下一铜钱大地方碰触后感憋胀难受,伴恶心呕吐。虽多方求治毫无效果,西医将其诊断为神经性呕吐,给予维生素类口服症状没有改善,病人活动劳作均受到影响。段海辰教授接诊后发现左乳下位置为肝经期门穴所处,视其局部外观无异常,查舌质淡暗,苔白厚腻,脉沉迟。
既往史:体健
过敏史:未发现
西医诊断:神经性呕吐
中医诊断:呕吐
证候诊断:肝经痰热郁滞
治法:化痰泄热,通络降逆
方药:旋覆代赭汤合温胆汤加味
枳壳10g 竹茹15g 代赭石30g 茯苓15g
7剂,水煎服
2012年3月11日二诊,诉服用7剂后碰触此处已不憋不胀,继服5剂完全缓解,按压亦无不适感。
按:段海辰教授分析认为患者左乳下位置正是足厥阴肝经期门和章门穴所在之处,肝在五行属木,据五行生克,肝木横克脾土,章门穴又为脾经的之幕穴,该患者25年前生产时血虚露风,邪气内羁,留置于肝经,日久化痰生热,按压刺激肝经所在期门穴脾经幕穴章门部位时引动肝气横逆犯胃,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选用“旋覆代赭汤”平冲降逆,加用温胆汤化痰泄热和胃,辨证得法,肝经舒利,痰热得清,则邪去病解。
典型病例2:
李XX,女,72岁,2011年10月6日初次就诊
主诉:脚背部发作性疼痛2月余
现病史:两个月前患者偶尔梳头时感觉右脚背部“嚯嚯”样跳痛,后又试又发,不梳如常,甚是诧异,曾找多医求诊难以理解未予药物治疗。来诊时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查体头部及右脚背部疼痛部位均未见异常。
既往史:体健
过敏史:无
中医诊断:肌痹
证候诊断:胃经痰热流注
治法:清热化痰,通络和胃
方药:温胆汤合四妙散加减
竹茹10g 苍术15g 黄柏10g 薏苡仁30g
甘草3g
3剂,水煎服
病人前后复诊3次,均与原方原量服用,共服药16剂,症状消失。
按:该案例段海辰教授认为用西医理论很难解释。而用中医经络理论就可以解决。足阳明胃经起于头部承泣穴,下至外侧至足背部,梳头时梳子刺激到足阳明胃经头部穴位,刺激循经传至足部,就出现足部跳痛,按照患者舌脉辨证,痰热阻滞明显,应用温胆汤清热和胃、化痰理气,配四妙散清热燥湿舒筋活络。
该两例患者病情怪异,用常法难以辨证,段海辰从痰着手,循经络辨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段海辰在辨证治疗时,时时不忘祛痰,在分型治疗时,根据痰的性质、部位及药物性味归经不同,湿痰多加用苍术、白术;寒痰半夏、白芥子;热喜竹茹、浙贝母;脾虚者用黄芪、白术;软坚散结用瓜蒌仁、牡蛎、海藻等随症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