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
发布日期:2021-09-20 阅读量:2477
消渴病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内经》“消渴”病理论明确指出五脏与“消渴”病皆有密切联系。历代医家每论及消渴多认为病因系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所致,不能深刻阐明消渴病的基本病因。《内经》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即气虚导致谷气留于胃中,郁而为热,进而发生中消;李东垣对消渴病的论治,体现其学术观点,即“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阴火”病机理论及“甘温除热”的治疗法则,遣方用药均以“升发脾胃阳气而泻阴火”为基本原则;喻嘉言《寓意草》中云:“夫既瘅成为消中,随其或上或下,火热炽盛之区,以次传入矣。”“至于胃以其热由关门下传于肾,肾或以石药耗其真、女色竭其精者,阳强于外,阴不内守,而小溲混浊如膏,饮一溲一,肾消之证成矣”。均指出“消渴”病与脾的关系密切。
中消与脾关系更为重要,中消者消谷善饥。脾为太阴湿土,胃为阳明燥土,两者以膜相连,脏腑表里相合,同居中焦,燥润相济,升降有序,纳运配合,脾为胃运化水谷化生之精微,达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充养肌肤。若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消谷多食。四肢百骸亦不得禀水谷之气,筋骨肌肉皆无以充养,而形体日见消瘦,甚则肢体痪废不用。对此,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消渴病篇似已有所论述,治疗当清胃热兼滋脾阴,其理亦显而易见。《丹溪心法》云“热蓄主于中,脾虚受之,伏阳蒸胃,消谷善饥,饮食倍常,不生肌肉”。《证治汇补》更明确指出:“中消消脾,脾气热燥,饮食倍常,皆消为小便”。
消渴病的根本病理变化在于脾的传输功能失常及代谢紊乱,虽出现“消谷”症状,但不能化生精微物质为人体正常利用,导致水津不足或失于濡养,且伴有大量水谷精微丢失于体外。传统的“阴虚燥热”病理观只能反映机体局部水津匮乏的病理改变,未能概括水谷精微大量丢失的病理变化,而舍去起根本病理作用的脾,仅从肺胃肾脏去论三消,不能揭示消渴病的病理实质及把握其病机转趋。且消渴渴饮无度,必内溃于脾,单从“阴虚燥热”病机出发,滥用滋腻寒凉产,愈滞脾运,
使病情加重之教训亦不乏见。
消渴病的辨证治疗应重视脾胃的功能。其发病基础在于脾,渴饮无度伤于脾,治疗更应顾及脾。《内经》云:“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兰”者佩兰之谓,原具化湿醒脾之功。有学者统计汉唐以来治消渴方,其中配用治脾之药者达半数以上。如近代名医张锡纯消渴方玉液汤、滋膵饮中均重用黄芪。现代药理研究已经证实,许多治脾药物如人参、黄芪、山药、白术、苍术、茯苓、玉竹等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从而显示了从脾探索消渴病的有效治疗途径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