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段海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科普园地
科普园地

郁证

发布日期:2021-09-20   阅读量:1069

郁证是临床常见病症,常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其临床症状变化多端,可有心情抑郁、情绪不宁、易怒易哭等精神症状;可有胸膈满闷、胁肋胀痛、呃逆、嗳气等胸腹症状;亦可有淋浊、经闭等前后二阴等等症状。根据郁证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可归为现代医学中神经衰弱、抑郁症、癔症、焦虑症等精神或心理疾病的范畴。共病由Feinstein 首次提出,指索引病例出现另外一种不同的疾病。索引病例主要由疾病负担而确定,可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共病主要有躯体疾病与躯体疾病共病;躯体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共病;精神心理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共病三种形式。正如前述郁证概念所言,郁证作为发病原因、具体表现形式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神经衰弱、抑郁症等的一类精神或心理疾病,其可通过多种机制,广泛参与到多种临床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而成为共病中躯体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共病,即共病郁证。且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重,临床上郁证发病率逐年升高,常见临床疾病共病郁证,更因其病情复杂、治疗棘手、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据 2014 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每年约有 3.5 亿人罹患抑郁症,每年因此自杀的人数更是高达 100 万。故如何诊治郁证及共病郁证已成为医疗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公共健康问题。随着现代医学近年来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基础工作者,日益重视郁证及共病郁证。目前针对这种躯体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共病,除针对躯体疾病治疗外,临床上还常常针对精神心理疾病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等。然考虑到具体实践过程中,心身疾病仍具有较高复发性,难治愈,在病程中易复燃或复发。故而从中医药角度出发着手,挖掘名老中医诊治思想,对郁证、共病郁证进行论治,为治疗精神、心理疾病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我们应基于体质学说出发以预防为主,为患者防治郁证,一方面从医者角度,我们可以在根据患者声音、神态、体态、语音语速、个性特征等等方面,四诊合参对患者体质类型进行判断后,早期发现其易患郁证的倾向。另一方面,可给予患者一些如中医体质量表、抑郁量表等,自行于家庭中、社区内进行评估,让患者了解中医体质知识,给予患者一些如与四时相应、养神防郁、食饮有节等等养生防病、调整体质方面的生活指导。故而收集发病前期及早期的主客观数据,有利于我们进行适时干预,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达到“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的目的。

上一篇:从脾胃论治眩晕

下一篇:消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