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中风后瘫肢肿胀案
发布日期:2020-11-22 阅读量:1565
张某,女,。2012年11月6日初诊。
主诉:左侧肢体活动不遂伴肿胀2月余。
现病史: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出现左侧肢体无力,遂到某医院诊治,查头颅CT提示脑梗死,给予脱水降颅压、改善脑循环及脑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及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遂。刻诊:左侧肢体活动不遂,酸胀且肿,抬臂不及肩,屈伸不利,不能行走,头昏沉,口黏,纳眠可,大便干,小便可。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濡数。
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湿热入侵经络)。
治法:宣化经络湿热。
处方:薛生白《湿热条辨》第四条方。地龙12g,秦艽12g,威灵仙20g,滑石15g(先煎),炒苍耳子12g,丝瓜络30g,海风藤15g,黄连9g,防己 6g,蚕沙12g(包煎)。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二诊(2012年11月14日):患者诉服上方后头昏沉、左侧肢体活动不遂、屈伸不利、不能行走、口黏症状好转,肢体酸胀且肿未见明显好转,纳眠可,大便干,小便可。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濡数。药已中病,效不更方,继守上方加益母草20g,车前草20g,活血利水,缓解患者肢体肿胀。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三诊(2012年11月21日):患者诉服药后头昏沉、口黏消失,左侧肢体活动不遂、屈伸不利、不能行走症状好转,酸胀且肿明显好转,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黄稍腻,脉弦滑濡数。药已中病,效不更方,继守上方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四诊(2012年11月30日):患者诉服上方后左侧肢体活动不遂、屈伸不利、不能行走症状好转,酸胀且肿消失,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稍腻,脉弦濡数。患者症状较首诊时已明显好转,效不更方。因患者嫌汤药服药麻烦,遂给予上方去益母草、车前草。10剂,做水丸,每次5g,每日3次。
按语:《湿热病篇》第四条方所治之证为:“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遂中。”病因为湿热侵入经络脉遂,阻遏气血运行,使筋脉失去气血的温煦而拘急。举一反三,湿热侵入经络脉遂,阻遏气血运行,可成痉、痹、痿、麻木、肌肉消烁、僵硬等症。尽管表现各异,然病机相通,故可异病同治而共用之。方用炒苍耳子以散风湿,上而脑顶,下而足膝,内而骨髓,外而肌肤,为祛风除湿之圣药;防己、蚕沙取吴鞠通宣痹汤之义,加滑石、黄连除经络中湿热之浊气;地龙、秦艽、威灵仙、丝瓜络、海风藤祛湿通络。全方组方严谨,诸药合用共奏宣化湿热、通经活络之功。
下一篇:医案-中风后流涎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