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炙甘草汤治中风后心悸案
发布日期:2020-11-23 阅读量:3353
廉某,男,69岁。2017年5月25日初诊。
主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20年,加重伴间断头晕、心慌3天。
现病史:2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意识模糊,急来我院就诊,诊断为脑梗死,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加重,伴有肢体麻木,无力,头晕,视物旋转,纳一般,眠差,大便干结,小便可,活动后胸闷、心慌。舌质淡暗、苔白,脉缓。既往史:冠脉支架植入术后5年。
西医诊断:脑梗死。
中医诊断:中风病后遗症期(气虚血瘀);心悸。
治法:补气活血通络。
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党参30g,黄芪20g,白术30g,茯苓15g,炙甘草5g,当归30g,川芎12g,桃仁15g,红花12g,赤芍12g,地龙15g,大黄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二诊(2017年6月1日):患者诉诸症好转,但心慌、胸闷加重,脉结。中医急则治其标,以益气滋阴、通阳复脉为主,方用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45g,桂枝30g,人参45g(另煎兑服),生姜20g,麦冬40g,地黄30g,大枣10枚,炒火麻仁35g,阿胶30g(烊化),生白芍15g。7剂,加清酒煎服,阿胶烊化,冲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三诊(2017年6月10日):患者心慌、胸闷减轻,大便干。舌质淡暗,脉结代,效不更方,在2017年6月1日方基础上调整生白芍为20g,加强滋阴通便之效,再予7剂。
四诊(2017年6月20日):患者心慌、胸闷明显减轻,大便好转。舌质淡暗,脉结代。中医慢病守方,继续守2017年6月10日方,再予7剂,以巩固治疗。
按语:患者中风日久,损伤正气,气虚运血无力而致血瘀,气虚血滞,无以濡养四肢百骸、头脑诸窍,则见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心慌,病性虚实夹杂,治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以补气活血通络为主,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中用党参、黄芪补中益气;血瘀属肝,除风先活血,故配伍当归尾、川芎、桃仁、赤芍、红花入肝,行瘀活血,疏肝祛风;加入地龙活血而通经络;白术健脾;茯苓宁心安神;患者大便干,给予大黄通便。
二诊时,患者心慌、胸闷加重,脉结。《伤寒论》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条文中的“伤寒”二字,大多数医家认为,太阳表证,而在太阳病篇里又分别论述了中风、伤寒、风温等病证,可见太阳病篇的伤寒应为狭义的伤寒。而《医宗金鉴》云:“炙甘草汤,仲景伤寒门,治邪少虚多,脉结代圣方也。”因此,王教授认为,炙甘草汤主治证应为表里同病,虚实夹杂,但以里证、虚证为主,故原文中只列出“脉结代,心动悸”为主的特征性表现。故王教授在临床用此方时,如仲景所言,需抓其主症,据一点而攻其全局。本病患者有脑梗死、冠心病病史;久病损伤正气,耗气伤阴,阴损及阳,可致阳气不振,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见心动悸。治宜益气滋阴、通阳复脉为主,方用炙甘草汤加减。方中以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重用炙甘草以加强气血阴阳共补之效;配伍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并使阿胶、麦冬、麻仁等厚味滋腻之品滋而不腻。用法中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患者大便干结,加用生白芍以养血滋阴通便。诸药配伍,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心得养,阳得续,脉道利,正气来复则诸症可愈。